一、ADM
ADM来自于众多架构师的贡献,它构成了TOGAF的核心。ADM 是一种用来获得特定组织企业架构的方法,特别为应对业务需求而 设计。ADM描述了:
- 一种可靠的、经过验证的开发和使用企业架构的方式
- 一种在不同层次4 (业务、应用、数据、技术)上开发架构 的方法,使架构师能够确保各种复杂的需求都能被充分考虑到
- 对架构开发工具的一些指导策略
ADM包含了若干阶段,这些阶段在一系列架构域内进行循环, 使架构师能够确保各种复杂的需求都能被充分地考虑到。ADM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
ADM方法在整个架构开发的过程中、过程的某些阶段之间,以 及在某些阶段的内部以迭代的方式被应用。在ADM的整个周期内, 应当频繁地对原始需求的当前结果进行验证,这里的原始需求包括 整个ADM周期的原始需求,也包括流程中特定阶段的原始需求。在 验证时应重新考虑范围、细节、进度表和里程碑。每个阶段应考虑 利用ADM过程的前序迭代产生的资产和来源于市场的外部资产,如 其他框架或模型等。
ADM在如下三个级别上支持了迭代的概念:
- ADM整体循环:ADM以一个循环的方式表示,即一个阶段的 架构工作完成后的成果直接输入到架构工作的后续阶段中去。
- 阶段之间的循环:TOGAF描述了跨阶段迭代的概念(例如,在技术架构完成之后再返回到业务架构阶段去)。
- 单个阶段的循环:作为一种细化架构内容的技术,TOGAF支 持单个ADM阶段内活动的重复执行。
二、ADM各阶段的目的和交付物
1. 预备阶段
活动: 为组织成功实施 TOGAF 项目做好准备。完成所需的准备和启动活动,以满足新的企业架构要面对的业务指示,包括定义特定组织的架构框架和工 具、定义原则等。
目的:
- 为实施企业架构审查组织背景
- 识别利益相关者,确定他们的需求和优先权
- 确认利益相关者的承诺
- 识别受影响的企业组织的元素并界定其范 围,定义约束和假设,这对于那些可能有联邦架构 环境的大型组织来说尤为重要
- 定义组织的”架构足迹”(architecture footprint),即负责完成架构工作的人员, 他们的工作地点和职责
- 定义将用于开发组织企业架构的框架和具体的方 法,这通常会涉及对ADM的调整
- 建立治理和支持框架,以便在整个ADM周期中进 行业务流程和架构的治理;这个治理和支持框架将 确认目标架构是否与目标相符,并持续评估其有效 性;通常的做法是企业会从一个初始的试点项目开 始
- 选择并实施支持架构活动的支撑工具和其他的基 础设施
- 定义起约束作用的架构原则
关键技术和交付物:
- 裁剪过的架构框架
- 企业架构的组织模型
- 架构原则
- 业务原则,业务目标,和业务驱动力
- 架构存储库
- 架构工具
- 架构工作请求书
2. A 架构愿景
活动: 为TOGAF项目设定范围、约束和期望。创建架构 愿景。定义利益相关者。验证业务场景并创建架 构工作说明书。获得正式批准。
目的:
- 获得管理层对本轮ADM周期的承诺
- 定义并组织新一轮的架构开发周期
- 验证业务原则、业务目标、业务驱动力和KPI
- 定义架构任务,界定其范围,并确定其 优先级
- 识别利益相关者,确定他们的关注点和 目的
- 定义业务需求和约束
- 清晰阐述架构愿景和价值主张,以应对 需求、满足约束
- 创建一份与企业所采用的项目管理框架相适应的、综合性的计划
- 获得正式的批准以继续进行
- 了解与其他并行的架构开发周期间的 相互影响
关键技术和交付物:
- 架构工作说明书
- 架构愿景
- 利益相关者管理
- 沟通计划
- 业务转换的准备就绪评估
- 能力评估
- 风险管理
- 架构视点
- 架构视图
3. B 业务架构
活动: 主要建立业务架构,已支持已达成共识的架构愿景。
目的:
- 描述基线业务架构
- 建立目标业务架构
- 分析基线和目标架构之间的差距
- 选择若干架构视点,以展示利益相关 者的关注问题如何在业务架构中被处理
- 为视点选择工具和技术
关键技术和交付物:
- 风险管理
- 架构定义文件
- 架构需求规约
- 架构路线图
- 业务场景
- 差距分析
- 架构视点
- 架构视图
- 架构构建块
- 解决方案构建块
4. C 信息系统架构
活动: 主要是描述一个组织的IT系统的基本组织,体现在各种主要的信息类型以及处理这些信息的应用系统上。这个阶段包括两个步骤 数据架构、 应用架构,这两个步骤可以以顺序或并行的方式进行。
数据架构目的: 以利益相关者可以理解的方式,定义支持业务所需数据的类型和来源。
应用架构目的: 定义处理数据、支持业务所需的各类应用系统。
关键技术和交付物:
- 风险管理
- 架构定义文件
- 架构需求规约
- 架构路线图
- 业务场景
- 差距分析
- 架构视点
- 架构视图
- 架构构建块
- 解决方案构建块
5. D 技术架构
活动: 主要描述 IT 系统的基本组织,体现在硬件,软件和通信技术上。
目的: 开发目标技术架构,这个目标架构将构成后续实施和迁移规划的基础。
关键技术和交付物:
- 架构定义文件
- 架构需求规约
- 架构路线图
- 差距分析
- 架构视点
- 架构视图
- 架构构建块
- 解决方案构建块
6. E 机会与解决方案
活动: 进行初步的实施规划,并确定在前序阶段中识别 出的构建块的交付载体。确定主要的实施项目, 并把它们分组,组成各过渡架构。
目的:
- 审查要达到的业务目标和业务能力,将来自阶段B至D差距分析的结果进行整合, 然后再将构建块进行分组,以实现上述要 达到的业务能力
- 确认企业能够承受变革的能力
- 通过充分利用实现构建块这个过程,推导出一系列的目标架构,确保能持续地交付业务价值(例如,业务能力的增长)
- 创建实施和迁移战略的概要计划,井获得利益相关者的一致同意
关键技术和交付物:
- 差距分析
- 架构构建块
- 解决方案构建块
- 基于能力的规划
- 迁移规划技术
- 实施和迁移计划
- 过渡架构
- 实施治理模型
7. F 迁移规划
活动: 分析成本效益和风险。制定详细的实施和迁移计划。
目的:
- 确保实施和迁移计划与企业内部在用 的各种管理框架相协调。
- 通过对各个工作包、项目和构建块赋 予业务价值、并进行成本/业务分析,排 定其优先级
- 按照已达成一致的实施方法,定稿架 构愿景和架构定义文件
- 与相关的利益相关者一起确认在阶段 E定义的各个过渡架构
- 创建详细的实施和迁移计划,井在过 程中对其进行相应的修订和监控,提供 必需的资源,确保阶段E定义的各过渡架 构能够被实现
关键技术和交付物:
- 基于能力的规划
- 迁移规划技术
- 实施和迁移计划,
- 过渡架构
- 实施治理模型
8. G 实施与治理
活动: 为实施提供架构监管。制定并发布架构契约(由 实施治理委员会),确保实施的项目与架构相一 致。
目的:
- 为每个实施项目制订明确的推荐策略
- 对扭盖整个实施和部署过程的架构契约进行治理和管理
- 在系统被实施和部署时,执行适当的治理职能
- 确保实施项目和其他项目与已定义架构的一致性
- 确保解决方案计划按计划成功部署
- 确保被部署的方案与目标架构的一致性
- 采用各种可能的支持运曹方式,以延长部署方案后续工作的有效期
关键技术和交付物:
- 实施治理模型
- 架构契约
- 变更管理
- 一致性评估
9. H 架构变更管理
活动: 进行持续的监控并建立变更管理流程,以确保架 构能对企业的需要快速响应,使架构对业务产生 的价值最大化。
目的:
- 确保基线架构持续地适用于目的
- 评估架构的绩效并对变更制定推荐策略
- 评估对框架和原则的变更,这些框架和原则是在前序阶段设定的
- 为在阶段 G 完成时达成的新的基线企业架构建立架构变更管理流程
- 使从架构及其持续的运营中获得的业务价值最大化
- 对治理框架进行运营
关键技术和交付物:
- 实施治理模型
- 架构契约
- 一致性评估
- 需求影响评估
10. 需求管理
活动: TOGAF项目的每个阶段都基于一些业务需求,并对其进行验证。需求被识别、存储、输入到 ADM的相应阶段并从其输出,这些阶段处置、处理这些需求并对其进行优先排序。
目的:
- 在 ADM 周期的各个阶段,提供管理架构需求的流程
- 对企业的需求进行识别、存储,并将其输入到相应的 ADM 阶段并愉出,这些阶段处置,处理这些需求求并排定其优先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