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ArkTSHarmonyOS优选的主力应用开发语言。ArkTS围绕应用开发在TypeScript(简称TS)生态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扩展,继承了TS的所有特性,是TS的超集。

二、基本语法

2.1、基本语法介绍

ArkTS的基本组成,资料来自官网:文档中心

说明:

①装饰器:用来装饰类结构、方法、变量

@Component表示自定义组件,@Entry表示该自定义组件为入口组件,@State表示组件中的状态变量,状态变量变化会触发UI刷新。

②自定义组件:可复用的UI单元

③UI描述:以声明式的方式来描述UI的结构,例如build()方法中的代码块。

④系统组件:ArkUI提供的组件

容器组件—用来完成页面布局,例如Row、Column

基础组件—自带样式和功能的页面元素,例如Text

⑤事件方法:设置组件的事件回调

⑥属性方法:设置组件的UI样式

2.2、声明式UI

@Entry@Componentstruct Index {@State message: string = 'Hello World'build() {Row() {Column() {Text(this.message) // Text组件有参数.fontSize(50)//给Text组件配置属性--字体大小.fontWeight(FontWeight.Bold)//给Text组件配置属性--字体粗细//给Text组件配置点击事件.onClick(() => {this.message = 'Hello ArkTS'})Divider() // Divider组件无参数}.width('100%')}.height('100%')}}

2.2.1、参数

①有参数

如果组件的接口定义包含构造参数,则在组件后面的“()”配置相应参数。例如Text组件

②无参数

如果组件的接口定义没有包含必选构造参数,则组件后面的“()”不需要配置任何内容。例如,Divider组件不包含构造参数

2.2.2、配置属性

属性方法以“.”链式调用的方式配置系统组件的样式和其他属性,建议每个属性方法单独写一行。

例如:Text组件配置的字体大小和字体粗细

2.2.3、配置事件

事件方法以“.”链式调用的方式配置系统组件支持的事件,建议每个事件方法单独写一行。

例如:给Text组件配置点击时间,当点击后,文字从’Hello World’ 变成 ‘Hello ArkTS’

2.2.4、配置子组件

如果组件支持子组件配置,则需在尾随闭包”{…}”中为组件添加子组件的UI描述。Column、Row、Stack、Grid、List等组件都是容器组件。

以上代码是简单的Column组件配置子组件的示例

容器组件均支持子组件配置,可以实现相对复杂的多级嵌套。

@Entry@Componentstruct InfoPage {build() {Column() {Row() {Image($r('app.media.icon')).width(100).height(100)Button('确定').onClick(() => {console.log('1111')})}}}}

三、 自定义组件

在ArkUI中,UI显示的内容均为组件,由框架直接提供的称为系统组件,由开发者定义的称为自定义组件。

自定义组件具有以下特点:

  • 可组合:允许开发者组合使用系统组件、及其属性和方法。
  • 可重用:自定义组件可以被其他组件重用,并作为不同的实例在不同的父组件或容器中使用。
  • 数据驱动UI更新:通过状态变量的改变,来驱动UI的刷新。

以下是自定义组件Header,默认导出

@Componentexport default struct Header {build() {Row(){Image($r('app.media.ic_public_back')).width(30)Blank()Image($r('app.media.ic_public_refresh')).width(30)}.width('100%')}}

例如:在首页中引入自定义组件Header使用

四、装饰器

示例代码:

import Header from '../common/Header'class Item {name: stringimage: ResourceStrprice: numberdiscount: numberconstructor(name: string, image: ResourceStr, price: number,discount: number = 0) {this.name = namethis.image = imagethis.price = pricethis.discount = discount}}@Entry@Componentstruct ListPage {// 商品数据private items:Array = [new Item('MateBookProX', $r('app.media.mateBookProX'),6999,600),new Item('Mate X5', $r('app.media.mateX5'),13999)]// 局部公共样式函数@Styles fillScreen(){.width('100%').height('100%').backgroundColor('#EFEFEF').padding(20)}build() {Column({space:8}) {// 顶部Header().margin({bottom: 20})// 商品列表部分List({space: 8}){ForEach(this.items,(item:Item) => {ListItem(){Row({space: 10}){Image(item.image).width(100)Column({space: 4}){if(item.discount){Text(item.name).fontSize(20).fontWeight(FontWeight.Bold)Text('原价:¥' + item.price).fontColor('#CCC').fontSize(14).decoration({type: TextDecorationType.LineThrough})Text('折扣价:¥' + (item.price - item.discount)).fontColor('#F36').fontSize(18)Text('补贴:¥' + item.discount).fontColor('#F36').fontSize(18)}else{Text(item.name).fontSize(20).fontWeight(FontWeight.Bold)Text('¥' + item.price).fontColor('#F36').fontSize(18)}}.height('100%').alignItems(HorizontalAlign.Start)}.width('100%').backgroundColor('#FFF').borderRadius(20).height(120).padding(10)}})}.width('100%').layoutWeight(1)}.fillScreen()}}

4.1、@Builder装饰器:自定义构建函数

@Builder所装饰的函数遵循build()函数语法规则,可以将重复使用的UI元素抽象成一个方法,在build方法里调用。

需求:目前的代码较长,为了提高可读性,便把商品卡片这一行封装成自定义构建函数

实现方式1:定义全局自定义构建函数ItemCard(),再到商品列表中进行引入,如下:

实现方式2:定义局部自定义构建函数ItemCard(),再到商品列表中进行引入,如下:

全局自定义构建函数与局部自定义构建函数的区别:

全局:是定义在组件外部的,需在方法名前面添加function关键字,如@Builder function ItemCard(){},调用时ItemCard()

局部:是定义在组件内部的,不需在方法名前面添加function关键字,如@Builder ItemCard(){},调用时需要加上this,this.ItemCard()

4.2、@Styles装饰器:定义组件重用样式

@Styles装饰器可以将多条样式设置提炼成一个方法,直接在组件声明的位置调用。通过@Styles装饰器可以快速定义并复用自定义样式。用于快速定义并复用自定义样式。

需求:将Column的样式定义为自定义样式

实现方式1:定义全局公共样式函数fillScreen(),再引入到Column中使用

实现方式2:定义局部公共样式函数fillScreen(),再引入到Column中使用

全局公共样式函数与局部公共样式函数的区别:

全局:是定义在组件外部的,需在方法名前面添加function关键字,如@Styles function fillScreen(){},调用时.fillScreen()

局部:是定义在组件内部的,不需在方法名前面添加function关键字,如@Styles fillScreen(){},调用时.fillScreen()

4.3、@Extend装饰器:定义扩展组件样式

@Styles用于样式的扩展,@Extend用于扩展原生组件样式。

规则:和@Styles不同,@Extend仅支持定义在全局,不支持在组件内部定义。

需求:多个Text的样式一致,使用@Extend定义扩展组件样式

实现:

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