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M8产品架构
    1. 1 前言

达梦数据库管理系统 DM8 ,100%自主研发的大型通用关系型数据库,具备极致兼容性、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是解决我国基础软件领域“卡脖子”痛点的数据库产品,目前已助力 50+ 重点行业实现核心系统升级。

DM8 采用了独特的双存储引擎架构,行存储引擎和列存储引擎可相互配合、协同工作。同时实现了计算层和存储层的分离,同一内核既支持共享存储式集群,也支持分布式事务集群。 相较于目前主流产品架构——不同特性依靠不同内核去实现,DM8 架构为业界首创,也是未来数据库架构的发展方向。

1.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技术人员,数据库爱好者,数据库初学者。

1.3 产品架构

DM8 采用了独特的双存储引擎架构,行存储引擎和列存储引擎可相互配合、协同工作。同时实现了计算层和存储层的分离,同一内核既支持共享存储式集群,也支持分布式事务集群。

  1. 4 产品特性
  • 100% 自主研发

国内唯一完全自主研发的数据库。40 年研究沉淀,不采用任何开源内核,完全掌握核心技术。技术路线稳定可控,无知识产权风险。

  • 高性能

采用基于代价计算的优化器和独立的虚拟机执行器,通过批量数据向量化执行和 MVCC 多版本并发控制等技术提升性能,实现双路 CPU 单节点 TPMC 达到百万级。

  • 最高安全等级

最早通过国家安全四级 EAL4+ 认证,支持国密算法以及第三方加密设备,是国内最高安全等级的数据库。

  • 平滑迁移

提供迁移评估和自动迁移工具,使数据库迁移更加便捷;支持柔性替换,降低系统迁移风险。

  • 大型通用

全面适配各种软硬件体系,支持主流 SQL 标准和通用编程语言、接口、开发框架。在高并发、大数据量的应用中优势明显。

  1. 支持 HTAP 混合型业务

行列融合存储技术,支持混合负载,一套系统上同时支撑 OLAP OLTP 业务场景,在此基础上,具备 HTAP 混合型业务处理能力。

  • 灵活部署

同一内核,同一语法和接口,可按照用户业务需求配置为不同集群模式,支持集中式、分布式架构,降低迁移、使用、运维成本。

  • 易用性

针对中国技术人员使用习惯,配置一站式驾驶舱工具集,支持数据库统一运维管理、 SQL 调试分析和监控告警。

    1. 版本区别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与配置, DM 提供了多种不同的产品系列:

  • DM Standard Edition 标准版

DM 标准版是为政府部门、中小型企业及互联网/内部网应用提供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它拥有数据库管理、安全管理、开发支持等所需的基本功能,支持 TB 级数据量,支持多用户并发访问等。该版本以其前所未有的易用性和高性价比,为政府或企业提供支持其操作所需的基本能力,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完美升级到企业版。

  • DM Enterprise Edition 企业版

DM 企业版是伸缩性良好、功能齐全的数据库,无论是用于驱动网站、打包应用程序,还是联机事务处理、决策分析或数据仓库应用, DM 企业版都能作为专业的服务平台。DM 企业版支持多 CPU,支持 TB 级海量数据存储和大量的并发用户,并为高端应用提供了数据复制、数据守护等高可靠性、高性能的数据管理能力,完全能够支撑各类企业应用。

  • DM Security Edition 安全版

DM 安全版拥有企业版的所有功能,并重点加强了其安全特性,引入强制访问控制功能,采用数据库管理员 (DBA)、数据库审计员 (AUDITOR)、数据库安全员 (SSO)、数据库对象操作员 (DBO) 四权分立安全机制,支持 KERBEROS、操作系统用户等多种身份鉴别与验证,支持透明、半透明等存储加密方式以及审计控制、通信加密等辅助安全手段,使 DM 安全级别达到 B1 级,适合于对安全性要求更高的政府或企业敏感部门选用。

  • 版本对比

对比项

标准版

企业版

安全版

最大连接数

25

无限制

无限制

最大物理 CPU 数量

2

无限制

无限制

最大逻辑 CPU 核数

32

无限制

无限制

使用时间

无限制

无限制

无限制

硬件平台支持

Windows 全系列、Linux 全系列、龙芯、飞腾、申威、泰山、海光、兆芯、Power、安腾等

Windows 全系列、Linux 全系列、龙芯、飞腾、申威、泰山、海光、兆芯、Power、安腾等

Windows 全系列、Linux 全系列、龙芯、飞腾、申威、泰山、海光、兆芯、Power、安腾等

最大存储容量

500 GB

无限制

无限制

单表最大行数

1 亿

无限制

无限制

大表最大列数

1024

2048

2048

列存储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分区表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并行查询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闪回查询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分析函数与
自定义聚集函数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虚拟函数 VPD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DBMS_SQL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存储过程调试功能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XML 支持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JSON 支持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空间数据库支持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全文索引支持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DBLINK 功能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DMHS 支持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数据守护集群
DATAWATCH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读写分离集群
DMRWC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共享存储集群
DMDSC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大规模并行处理集群
DMMPP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数据复制
Data Replication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企业管理工具
DEM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备份还原接口 SBT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嵌入式 pro*c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外部函数扩展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外部表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通讯加密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存储加密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加密引擎

不支持

不支持

支持

三权分立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四权分立

不支持

不支持

支持

自主访问控制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强制访问控制

不支持

不支持

支持

审计和实时侵害检测

不支持

不支持

支持

客体重用

不支持

不支持

支持

资源限制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1. DM8逻辑结构
    1. DM8数据库和实例

DM7 之前版本的 DM 数据库中,数据库和实例这两个术语经常可以互相替换,意义也很相近。在 DM7 以及之后版本的数据库中,数据库和实例这两个概念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甚至可以说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实体。(如果了解Oracle数据库的DBA们就很容易理解DM7DM8的数据库和实例了,DM8DM7的升级版)

      1. 数据库

DM 数据库指的是磁盘上存放在 DM 数据库中的数据的集合,一般包括:数据文件、日志文件、控制文件以及临时数据文件等。

      1. 实例

实例一般是由一组正在运行的 DM 后台进程/线程以及一个大型的共享内存组成。简单来说,实例就是操作 DM 数据库的一种手段,是用来访问数据库的内存结构以及后台进程的集合。

DM 数据库存储在服务器的磁盘上,而 DM 实例则存储于服务器的内存中。通过运行 DM实例,可以操作 DM 数据库中的内容。在任何时候,一个实例只能与一个数据库进行关联(装载、打开或者挂起数据库)。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数据库也只有一个实例对其进行操作。但是在 DM 共享存储集群(DMDSC)中,多个实例可以同时装载并打开一个数据库(位于一组由多台服务器共享的物理磁盘上)。此时,我们可以同时从多台不同的计算机访问这个数据库。

    1. 逻辑存储结构

DM 数据库内部,所有的数据文件组合在一起被划分到一个或者多个表空间中,所有的数据库内部对象都存放在这些表空间中。表空间被进一步划分为段、簇和页(也称块)。通过这种细分,可以使得 DM 数据库能够更加高效地控制磁盘空间的利用率。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在 DM8 中存储的层次结构如下:

  1. 数据库由一个或多个表空间组成;
  2. 每个表空间由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组成;
  3. 每个数据文件由一个或多个簇组成;
  4. 段是簇的上级逻辑单元,一个段可以跨多个数据文件;
  5. 簇由磁盘上连续的页组成,一个簇总是在一个数据文件中;
  6. 页是数据库中最小的分配单元,也是数据库中使用的最小的 IO 单元。
      1. 表空间

在 DM 数据库中,表空间由一个或者多个数据文件组成。DM 数据库中的所有对象在逻辑
上都存放在表空间中,而物理上都存储在所属表空间的数据文件中。
DM数据库中的表空间可以分为普通表空间和混合表空间。普通表空间不能存储HUGE表,而混合表空间可以同时存储普通(非 HUGE)表和 HUGE 表,其中 HUGE 数据文件存储在混合表空间定义中指定的 HUGE 数据文件路径下。可以通过为普通表空间增加指定 HUGE 数据文件路径将普通表空间升级为混合表空间。
在创建 DM 数据库时,会自动创建 4 个表空间:SYSTEM 表空间、ROLL 表空间、MAIN表空间和 TEMP 表空间。

  1. SYSTEM 表空间存放了有关 DM 数据库的字典信息,用户不能在 SYSTEM 表空间创建表和索引。
  2. ROLL 表空间完全由 DM 数据库自动维护,用户无需干预。该表空间用来存放事务运行过程中执行 DML 操作之前的值,从而为访问该表的其他用户提供表数据的读一致性视图。
  3. MAIN 表空间在初始化库的时候,就会自动创建一个大小为 128M 的数据文件MAIN.DBF,以及一个 HMAIN 目录作为 HUGE 数据文件路径,因此 MAIN 表空间为混合表空间。在创建用户时,如果没有指定默认表空间,则系统自动指定 MAIN 表空间为用户默认的表空间。
  4. TEMP 表空间完全由 DM 数据库自动维护。当用户的 SQL 语句需要磁盘空间来完成某个操作时,DM 数据库会从 TEMP 表空间分配临时段。如创建索引、无法在内存中完成的排序操作、SQL 语句中间结果集以及用户创建的临时表等都会使用到 TEMP表空间。

每一个用户都有一个默认的表空间。对于 SYS、SYSSSO、SYSAUDITOR 系统用户,默认的用户表空间是 SYSTEM,SYSDBA 的默认表空间为 MAIN,新创建的用户如果没有指定默认表空间,则系统自动指定 MAIN 表空间为用户默认的表空间。

可以通过执行如下语句来查看 SYSTEM、ROLL、MAIN 以及 TEMP 的表空间相关信息。

SELECT * FROM V$TABLESPACE;

      1. 记录

数据库表中的每一行是一条记录。在 DM 中,除了 HUGE 表,其他的表都是在数据页中按记录存储数据的。也就是说,记录是存储在数据页中的,记录并不是 DM 数据库的存储单位,页才是。由于记录不能跨页存储,这样记录的长度就受到数据页大小的限制。数据页中还包含了页头控制信息等空间,因此 DM 规定每条记录的总长度不能超过页面大小的一半。

数据页(也称数据块)是 DM 数据库中最小的数据存储单元。页的大小对应物理存储空间上特定数量的存储字节,在 DM 数据库中,页大小可以为 4KB、8KB、16KB 或者 32KB,在创建数据库时可以指定,默认大小为 8KB,一旦创建好了数据库,则在该库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页大小都不能够改变。

以下为DM 数据库页的典型格式

页头控制信息包含了关于页类型、页地址等信息。页的中部存放数据,为了更好地利用数据页,在数据页的尾部专门留出一部分空间用于存放行偏移数组,行偏移数组用于标识页上的空间占用情况以便管理数据页自身的空间。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用户都无需干预 DM 数据库对数据页的管理。但是 DM 数据库还是提供了选项供用户选择,使得在某些情况下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佳的数据处理性能。

FILLFACTOR 是 DM 数据库提供的一个与性能有关的数据页级存储参数,它指定一个数据页初始化后插入数据时最大可以使用空间的百分比(100),该值在创建表/索引时可以指定。设置 FILLFACTOR 参数的值,是为了指定数据页中的可用空间百分比(FILLFACTOR)和可扩展空间百分比(100-FILLFACTOR)。可用空间用来执行更多的 INSERT 操作,可扩展空间用来为数据页保留一定的空间,以防止在今后的更新操作中增加列或者修改变长列的长度时,引起数据页的频繁分裂。当插入的数据占据的数据页空间百分比低于 FILLFACTOR 时,允许数据插入该页,否则将当前数据页中的数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保留在当前数据页中,另一部分存入一个新页中。

对于 DBA 来说,使用 FILLFACTOR 时应该在空间和性能之间进行权衡。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用户可以设置一个很高的 FILLFACTOR 值,如 100,但是这可能会导致在后续更新数据时,频繁引起页分裂,而导致需要大量的 I/O 操作。为了提高更新数据的性能,可以设置一个相对较低(但不是过低)的 FILLFACTOR 值,使得后续执行更新操作时,可以尽量避免数据页的分裂,提升 I/O 性能,不过这是以牺牲空间利用率来换取性能的提高。

簇是数据页的上级逻辑单元,由同一个数据文件中 16 个或 32 个或 64 个连续的数据页组成。在 DM 数据库中,簇的大小由用户在创建数据库时指定,默认大小为 16。假定某个数据文件大小为 32MB,页大小为 8KB,则共有 32MB/8KB/16=256 个簇,每个簇的大小为8K*16=128K。和数据页的大小一样,一旦创建好数据库,此后该数据库的簇的大小就不能够改变。

  1. 分配数据簇

当创建一个表/索引的时候,DM 为表/索引的数据段分配至少一个簇,同时数据库会自动生成对应数量的空闲数据页,供后续操作使用。如果初始分配的簇中所有数据页都已经用完,或者新插入/更新数据需要更多的空间,DM 数据库将自动分配新的簇。在缺省情况下,DM 数据库在创建表/索引时,初始分配 1 个簇,当初始分配的空间用完时,DM 数据库会自动扩展。

当 DM 数据库的表空间为新的簇分配空闲空间时,首先在表空间按文件从小到大的顺序在各个数据文件中查找可用的空闲簇,找到后进行分配;如果各数据文件都没有空闲簇,则在各数据文件中查找空闲空间足够的,将需要的空间先进行格式化,然后进行分配;如果各文件的空闲空间也不够,则选一个数据文件进行扩充。

  1. 释放数据簇

对于用户数据表空间,在用户将一个数据段对应的表/索引对象 DROP 之前,该表对应的数据段会保留至少 1 个簇不被回收到表空间中。在删除表/索引对象中的记录的时候,DM 数据库通过修改数据文件中的位图来释放簇,释放后的簇被视为空闲簇,可以供其他对象使用。当用户删除了表中所有记录时,DM 数据库仍然会为该表保留 1-2 个簇供后续使用。若用户使用 DROP 语句来删除表/索引对象,则此表/索引对应的段以及段中包含的簇全部收回,并供存储于此表空间的其他模式对象使用。

对于临时表空间,DM 数据库会自动释放在执行 SQL 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段,并将属于此临时段的簇空间还给临时表空间。

对于回滚表空间,DM 数据库将定期检查回滚段,并确定是否需要从回滚段中释放一个或多个簇。

段是簇的上级逻辑分区单元,它由一组簇组成。在同一个表空间中,段可以包含来自不同文件的簇,即一个段可以跨越不同的文件。而一个簇以及该簇所包含的数据页则只能来自一个文件,是连续的 16 或者 32 个数据页。由于簇的数量是按需分配的,数据段中的不同簇在磁盘上不一定连续。

  1. 数据段

段可以被定义成特定对象的数据结构,如表数据段或索引数据段。表中的数据以表数据段结构存储,索引中的数据以索引数据段结构存储。DM 以簇为单位给每个数据段分配空间,当数据段的簇空间用完时,DM 数据库就给该段重新分配簇,段的分配和释放完全由 DM 数据库自动完成,可以在创建表/索引时设置存储参数来决定数据段的簇如何分配。

当用户使用 CREATE 语句创建表/索引时,DM 创建相应的数据段。表/索引的存储参数用来决定对应数据段的簇如何被分配,这些参数将会影响与对象相关的数据段的存储与访问效率。对于分区表,每个分区使用单独的数据段来容纳所有数据,对于分区表上的非分区索引,使用一个索引数据段来容纳所有数据,而对于分区索引,每个分区使用一个单独索引数据段来容纳其数据。表的数据段和与其相关的索引段不一定要存储在同一表空间中,用户可以在创建表和索引时,指定不同的表空间存储参数。

  1. 临时段

在 DM 数据库中,所有的临时段都创建在临时表空间中,这样可以分流磁盘设备的 I/O,也可以减少由于在 SYSTEM 或其他表空间内频繁创建临时数据段而造成的碎片。

当处理一个查询时,经常需要为 SQL 语句的解析与执行的中间结果准备临时空间。DM 数据库会自动地分配临时段的磁盘空间。例如,DM 在进行排序操作时就可能需要使用临时段,当排序操作可以在内存中执行,或设法利用索引就可以执行时,就不必创建临时段。对于临时表及其索引,DM 数据库也会为它们分配临时段。

临时段的分配和释放完全由系统自动控制,用户不能手工进行干预。

  1. 回滚段

DM 数据库在回滚表空间的回滚段中保存了用于恢复数据库操作的信息。对于未提交事务,当执行回滚语句时,回滚记录被用来做回滚变更。在数据库恢复阶段,回滚记录被用来做任何未提交变更的回滚。在多个并发事务运行期间,回滚段还为用户提供读一致性,所有正在读取受影响行的用户将不会看到行中的任何变动,直到他们事务提交后发出新的查询。

DM 数据库提供了全自动回滚管理机制来管理回滚信息和回滚空间,自动回滚管理消除了管理回滚段的复杂性。此外,系统将尽可能保存回滚信息,来满足用户查询回滚信息的需要。事务被提交后,回滚数据不能再回滚或者恢复,但是从数据读一致性的角度出发,长时间运行查询可能需要这些早期的回滚信息来生成早期的数据页镜像,基于此,数据库需要尽可能长时间的保存回滚信息。DM 数据库会收集回滚信息的使用情况,并根据统计结果对回滚信息保存周期进行调整,数据库将回滚信息保存周期设为比系统中活动的最长的查询时间稍长。

  1. DM8物理结构

DM 数据库使用了磁盘上大量的物理存储结构来保存和管理用户数据。典型的物理存储结构包括:用于进行功能设置的配置文件;用于记录文件分布的控制文件;用于保存用户实际数据的数据文件、重做日志文件、归档日志文件、备份文件;用来进行问题跟踪的跟踪日志文件等。

    1. 参数文件dm.ini

配置文件是 DM 数据库用来设置功能选项的一些文本文件的集合,配置文件以 ini 为扩展名,它们具有固定的格式,用户可以通过修改其中的某些参数取值来达成如下两个方面的目标:

  1. 启用/禁用特定功能项;
  2. 针对当前系统运行环境设置更优的参数值以提升系统性能。

每创建一个 DM 数据库,就会自动生成 dm.ini 文件。dm.ini 是 DM 数据库启动所必须的配置文件,通过配置该文件可以设置 DM 数据库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和性能选项,主要的配置模块包括:控制文件相关、实例名、内存相关、线程相关等。

当 dm.ini 中的某参数值设置为非法值时,若设置值与参数类型不兼容,则参数实际取值为默认值;若设置值小于参数取值范围的最小值,则实际取值为最小值;若设置值大于参数取值范围的最大值,则实际取值为最大值。

参数属性分为三种:手动、静态和动态。

手动,不能被动态修改,必须手动修改 dm.ini 参数文件,然后重启才能生效。

静态,可以被动态修改,修改后重启服务器才能生效。

动态,可以被动态修改,修改后即时生效。动态参数又分为会话级和系统级两种。会话级参数被修改后,新参数值只会影响当前会话和新创建的会话,之前创建的会话不受影响;系统级参数的修改则会影响所有的会话。

其中,动态修改是指 DBA 用户可以在数据库服务器运行期间,通过调用系统过程 SP_SET_PARA_VALUE()、SP_SET_PARA_DOUBLE_VALUE()和 SP_SET_PARA_STRING_VALUE()对参数值进行修改。当动态修改 dm.ini 参数文件时,如果遇到磁盘空间不足导致系统崩溃的情况,需要手动使用 dm.ini 文件所在目录下的 dm.ini.dmbak 文件恢复 dm.ini,并重启服务器。

当手动修改 dm.ini 参数文件且将 dm.ini 中的某参数值设置为非法值时,若设置值与参数类型不兼容,则参数实际取值为默认值;若设置值小于参数取值范围的最小值,则实际取值为最小值;若设置值大于参数取值范围的最大值,则实际取值为最大值。

当动态修改 ini 参数且设置参数为非法值时,包括设置值与参数类型不兼容、设置值小于参数取值范围的最小值、设置值大于参数取值范围的最大值三种情况,均进行报错处理。

    1. 控制文件

每个 DM 数据库都有一个名为 dm.ctl 的控制文件。控制文件是一个二进制文件,它记录了数据库必要的初始信息,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数据库名称;
  2. 数据库服务器模式;
  3. OGUID 唯一标识;
  4. 数据库服务器版本;
  5. 数据文件版本;
  6. 数据库的启动次数;
  7. 数据库最近一次启动时间;
  8. 表空间信息,包括表空间名,表空间物理文件路径等,记录了所有数据库中使用的表空间,数组的方式保存起来;
  9. 控制文件校验码,校验码由数据库服务器在每次修改控制文件后计算生成,保证控制文件合法性,防止文件损坏及手工修改。
    1. 数据文件

数据文件以 dbf 为扩展名,它是数据库中最重要的文件类型,一个 DM 数据文件对应磁盘上的一个物理文件或者达梦分布式数据库中的一个逻辑文件,数据文件是真实数据存储的地方,每个数据库至少有一个与之相关的数据文件。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有多个数据文件。

当 DM 的数据文件空间用完时,它可以自动扩展。可以在创建数据文件时通过 MAXSIZE参数限制其扩展量,当然,也可以不限制。但是,数据文件的大小最终会受物理磁盘大小的限制。在实际使用中,一般不建议使用单个巨大的数据文件,为一个表空间创建多个较小的数据文件是更好的选择。

    1. 重做日志文件(联机日志文件)

重做日志(即 REDO 日志)指在 DM 数据库中添加、删除、修改对象,或者改变数据,DM 都会按照特定的格式,将这些操作执行的结果写入到当前的重做日志文件中。重做日志文件以 log 为扩展名。每个 DM 数据库实例必须至少有 2 个重做日志文件,默认两个日志文件DAMENG01.log、DAMENG02.log,这两个文件循环使用。

重做日志文件因为是数据库正在使用的日志文件,因此被称为联机日志文件。

重做日志文件主要用于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理想情况下,数据库系统不会用到重做日志文件中的信息。然而现实世界总是充满了各种意外,比如电源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或者数据库实例进程被强制终止等,数据库缓冲区中的数据页会来不及写入数据文件。这样,在重启 DM 实例时,通过重做日志文件中的信息,就可以将数据库的状态恢复到发生意外时的状态。

重做日志文件对于数据库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用于存储数据库的事务日志,以便系统在出现系统故障和介质故障时能够进行故障恢复。在 DM 数据库运行过程中,任何修改数据库的操作都会产生重做日志,例如,当一条元组插入到一个表中的时候,插入的结果写入了重做日志,当删除一条元组时,删除该元组的事实也被写了进去,这样,当系统出现故障时,通过分析日志可以知道在故障发生前系统做了哪些动作,并可以重做这些动作使系统恢复到故障之前的状态。

    1. 归档日志文件

日志文件分为联机日志文件和归档日志文件。DM 数据库可以在归档模式和非归档模式下运行。非归档模式下,数据库会只将重做日志写入联机日志文件中进行存储;归档模式下,数据库会同时将重做日志写入联机日志文件和归档日志文件中分别进行存储。

联机日志文件指的是系统当前正在使用的日志文件。创建数据库时,联机日志文件通常被扩展至一定长度,其内容则被初始化为空,当系统运行时,该文件逐渐被产生的日志所填充。对日志文件的写入是顺序连续的。然而系统磁盘空间总是有限,系统必须能够循环利用日志文件的空间,为了做到这一点,当所有日志文件空间被占满时,系统需要清空一部分日志以便重用日志文件的空间,为了保证被清空的日志所―保护‖的数据在磁盘上是安全的,这里需要引入一个关键的数据库概念——检查点。当产生检查点时,系统将系统缓冲区中的日志和脏数据页都写入磁盘,以保证当前日志所―保护‖的数据页都已安全写入磁盘,这样日志文件即可被安全重用。

归档日志文件,就是在归档模式下,重做日志被连续写入到归档日志后,所生成了归档日志文件。归档日志文件以归档时间命名,扩展名也是 log。但只有在归档模式下运行时,DM 数据库才会将重做日志写入到归档日志文件中。采用归档模式会对系统的性能产生影响,然而系统在归档模式下运行会更安全,当出现故障时其丢失数据的可能性更小,这是因为一旦出现介质故障,如磁盘损坏时,利用归档日志,系统可被恢复至故障发生的前一刻,也可以还原到指定的时间点,而如果没有归档日志文件,则只能利用备份进行恢复。

    1. 逻辑日志文件

如果在 DM 数据库上配置了复制功能,复制源就会产生逻辑日志文件。逻辑日志文件是一个流式的文件,它有自己的格式,簇和段的管理之下。

逻辑日志文件内部存储按照复制记录的格式,一条记录紧接着一条记录,存储着复制源端的各种逻辑操作。用于发送给复制目的端。

    1. 物理逻辑日志文件

物理逻辑日志,是按照特定的格式存储的服务器的逻辑操作,专门用于 DBMS_LOGMNR包挖掘获取数据库系统的历史执行语句。当开启记录物理逻辑日志的功能时,这部分日志内容会被存储在重做日志文件中。

    1. 备份文件

备份文件以 bak 为扩展名,当系统正常运行时,备份文件不会起任何作用,它也不是数据库必须有的联机文件类型之一。然而,从来没有哪个数据库系统能够保证永远正确无误地运行,当数据库不幸出现故障时,备份文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 SQL日志文件

用户在 dm.ini 中配置 SVR_LOG 参数后就会打开 SQL 日志,SQL 日志内容包含系统各会话执行的 SQL 语句、参数信息、错误信息等。跟踪日志主要用于分析错误和分析性能问题,基于跟踪日志可以对系统运行状态有一个分析,比如,可以挑出系统现在执行速度较慢的 SQL 语句,进而对其进行优化。

    1. 事件日志文件

事件日志文件记录了 DM 数据库运行时的关键事件,如系统启动、关闭、内存申请失败、IO 错误等一些致命错误。

事件日志文件主要用于系统出现严重错误时进行查看并定位问题。事件日志简称 ELOG。事件日志文件随着 DM 数据库服务的运行一直存在。事件日志文件打印的是中间步骤的信息,所以出现部分缺失属于正常现象。事件日志信息格式为:时间 + 日志类型(INFO/WARNING/ERROR/FATAL)+ 进程(database)+ 进程 ID(P 开头)+ 线程(dm_sql_thd/main_thread 等)+ 日志内容。初始化过程中产生的 ELOG 会保存在 ELOG_PATH 参数指定的目录下,名称为“dminit+ 日期 + 时间”。

通过查询动态视图 V$ELOG_FILE 可以获得当前实例的日志文件的信息。可以使用系统过程 SP_ELOG_FILE_DELETE 删除指定文件名的 ELOG 日志文件。

  1. DM8内存结构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对内存申请和释放操作频率很高的软件,如果每次对内存的使用都使用操作系统函数来申请和释放,效率会比较低,加入自己的内存管理是 DBMS 系统所必须的。通常内存管理系统会带来以下好处:

  1. 申请、释放内存效率更高;
  2. 能够有效地了解内存的使用情况;
  3. 易于发现内存泄露和内存写越界的问题。

DM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内存结构主要包括内存池、缓冲区、排序区、哈希区等。根据系统中子模块的不同功能,对内存进行了上述划分,并采用了不同的管理模式。

    1. 内存池

DM Server 的内存池包括共享内存池和其他一些运行时内存池。动态视图 V$MEM_POOL 详细记录了当前系统中所有的内存池的状态,可通过查询这个动态视图掌握 DM Server 的内存使用情况。

      1. 共享内存池

共享内存池是 DM Server 在启动时从操作系统申请的一大片内存。DM 采用共享内存池的方式:一次向操作系统申请一片较大内存,作为共享内存池。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申请小片内存时,可在共享内存池内进行申请,当用完该内存时,再释放掉,即归还给共享内存池。

DM 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 DM Server 的配置文件(dm.ini)来对共享内存池的大小进行设置,共享池大小的参数为 MEMORY_POOL,缺省大小为 500M。如果在运行时所需内存大于配置值,共享内存池也可进行自动扩展,INI 参数 MEMORY_EXTENT_SIZE 指定了共享内存池每次扩展的大小,参数 MEMORY_TARGET 则指定了共享内存池扩展到超过该值后,空闲时会收缩到的大小。

      1. 运行时内存池

DM Server 的一些功能模块在运行时还会使用自己的运行时内存池。这些运行时内存池是从操作系统申请一片内存作为本功能模块的内存池来使用,如会话内存池、虚拟机内存池等。

    1. 缓冲区
      1. 数据缓冲区

数据缓冲区是 DM Server 在将数据页写入磁盘之前以及从磁盘上读取数据页之后,数据页所存储的地方。这是 DM Server 至关重要的内存区域之一,将其设定得太小,会导致缓冲页命中率低,磁盘 IO 频繁;将其设定得太大,又会导致操作系统内存本身不够用。

  1. 类别

DM Server 中有四种类型的数据缓冲区,分别是 NORMALKEEPFAST RECYCLE。其中,用户可以在创建表空间或修改表空间时,指定表空间属于 NORMAL KEEP 缓冲区。RECYCLE 缓冲区供临时表空间使用,FAST 缓冲区根据用户指定的 FAST_POOL_PAGES 大小由系统自动进行管理,用户不能指定使用 RECYCLE FAST 缓冲区的表或表空间。

NORMAL 缓冲区主要是提供给系统处理的一些数据页,没有特定指定缓冲区的情况下,默认缓冲区为 NORMALKEEP 的特性是对缓冲区中的数据页很少或几乎不怎么淘汰出去,主要针对用户的应用是否需要经常处在内存当中,如果是这种情况,可以指定缓冲区为 KEEP

DM Server 提供了可以更改这些缓冲区大小的参数,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应用需求情况,指定 dm.ini 文件中 BUFFER(100MB)KEEP(8MB)RECYCLE(64MB)FAST_POOL_PAGES(3000)值(括号中为默认值),这些值分别对应是 NORMAL 缓冲区大小、KEEP 缓冲区大小、RECYCLE 缓冲区大小、FAST 缓冲区数据页总数。

  1. 读多页

在需要进行大量 I/O 的应用当中,DM 之前版本的策略是每次只读取一页。如果知道用户需要读取表的大量数据,当读取到第一页时,可以猜测用户可能需要读取这页的下一页,在这种情况下,一次性读取多页就可以减少 I/O 次数,从而提高了数据的查询、修改效率。

DM Server 提供了可以读取多页的参数,用户可以指定这些参数来调整数据库运行效率的最佳状态。在 DM 配置文件 dm.ini 中,可以指定参数 MULTI_PAGE_GET_NUM 大小(默认值为 1 页),来控制每次读取的页数。

如果用户没有设置较适合的参数 MULTI_PAGE_GET_NUM 值大小,有时可能会给用户带来更差的效果。如果 MULTI_PAGE_GET_NUM 太大,每次读取的页可能大多都不是以后所用到的数据页,这样不仅会增加 I/O 的读取,而且每次都会做一些无用的 I/O,所以系统管理员需要衡量好自己应用需求,给出最佳方案。

      1. 日志缓冲区

日志缓冲区是用于存放重做日志的内存缓冲区。为了避免由于直接的磁盘 IO 而使系统性能受到影响,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日志并不会立即被写入磁盘,而是和数据页一样,先将其放置到日志缓冲区中。

日志缓冲区是用于存放重做日志的内存缓冲区。为了避免由于直接的磁盘 IO 而使系统性能受到影响,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日志并不会立即被写入磁盘,而是和数据页一样,先将其放置到日志缓冲区中。那么为何不在数据缓冲区中缓存重做日志而要单独设立日志缓冲区呢?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1. 重做日志的格式同数据页完全不一样,无法进行统一管理;
  2. 重做日志具备连续写的特点;
  3. 在逻辑上,写重做日志比数据页 IO 优先级更高。

DM Server 提供了参数 RLOG_BUF_SIZE 对日志缓冲区大小进行控制,日志缓冲区所占用的内存是从共享内存池中申请的,单位为页数量。

      1. 字典缓冲区

字典缓冲区主要存储一些数据字典信息,如模式信息、表信息、列信息、触发器信息等。每次对数据库的操作都会涉及到数据字典信息,访问数据字典信息的效率直接影响到相应的操作效率,如进行查询语句,就需要相应的表信息、列信息等,这些字典信息如果都在缓冲区里,则直接从缓冲区中获取即可,否则需要 I/O 才能读取到这些信息。

DM8 采用的是将部分数据字典信息加载到缓冲区中,并采用 LRU 算法进行字典信息的控制。缓冲区大小设置问题,如果太大,会浪费宝贵的内存空间,如果太小,可能会频繁的进行淘汰,该缓冲区配置参数为 DICT_BUF_SIZE,默认的配置大小为 5M。在实际应用中涉及对分区数较多的水平分区表访问,例如上千个分区,那么就需要适当调大 DICT_BUF_SIZE 参数值。

      1. SQL缓冲区

SQL 缓冲区提供在执行 SQL 语句过程中所需要的内存,包括计划、SQL 语句和结果集缓存。

DM Server 在配置文件 dm.ini 提供了参数来支持是否需要计划重用,参数为 USE_PLN_POOL,当指定为非 0 时,则启动计划重用;为 0 时禁止计划重用。DM 同时还提供了参数 CACHE_POOL_SIZE(单位为 MB),来改变 SQL 缓冲区大小,系统管理员可以设置该值以满足应用需求,默认值为 20M

结果集缓存包括 SQL 查询结果集缓存和 DMSQL 程序函数结果集缓存,在 INI 参数文件中同时设置参数 RS_CAN_CACHE=1 USE_PLN_POOL 0 DM 服务器才会缓存结果集。DM 还提供了一些手动设置结果集缓存的方法。

客户端结果集也可以缓存,但需要在配置文件 dm_svc.conf 中设置参数:

ENABLE_RS_CACHE = (1)//表示启用缓存;

RS_CACHE_SIZE = (100)//表示缓存区的大小为100M, 可配置为1-65535

RS_REFRESH_FREQ = (30)//表示每30秒检查缓存的有效性,如果失效,自动重查; 0表示不检查。

      1. 排序区

排序缓冲区提供数据排序所需要的内存空间。当用户执行 SQL 语句时,常常需要进行排序,所使用的内存就是排序缓冲区提供的。在每次排序过程中,都首先申请内存,排序结束后再释放内存。

DM Server 提供了参数来指定排序缓冲区的大小,参数 SORT_BUF_SIZE DM 配置文件 dm.ini 中,系统管理员可以设置其大小以满足需求,由于该值是由系统内部排序算法和排序数据结构决定,建议使用默认值 2M

      1. 哈希区

DM8 提供了为哈希连接而设定的缓冲区,不过该缓冲区是个虚拟缓冲区。之所以说是虚拟缓冲,是因为系统没有真正创建特定属于哈希缓冲区的内存,而是在进行哈希连接时,对排序的数据量进行了计算。如果计算出的数据量大小超过了哈希缓冲区的大小,则使用 DM8创新的外存哈希方式;如果没有超过哈希缓冲区的大小,实际上还是使用内存池来进行哈希操作。

DM Server dm.ini 中提供了参数 HJ_BUF_SIZE 来进行控制,由于该值的大小可能会限制哈希连接的效率,所以建议保持默认值,或设置为更大的值。

除了提供 HJ_BUF_SIZE 参数外,DM Server 还提供了创建哈希表个数的初始化参数,其中,HAGR_HASH_SIZE 表示处理聚集函数时创建哈希表的个数,建议保持默认值 100000

  1. DM8线程结构

DM服务器是单进程多线程结构。DM 进程中主要包括监听线程、IO 线程、工作线程、调度线程、日志线程等。

    1. 监听线程

监听线程主要的任务是在服务器端口上进行循环监听,一旦有来自客户的连接请求,监听线程被唤醒并生成一个会话申请任务,加入工作线程的任务队列,等待工作线程进行处理。它在系统启动完成后才启动,并且在系统关闭时首先被关闭。为了保证在处理大量客户连接时系统具有较短的响应时间,监听线程比普通线程优先级更高。DM 服务器所有配置端口的范围为 1024-65534。

    1. 工作线程

工作线程是 DM 服务器的核心线程,它从任务队列中取出任务,并根据任务的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负责所有实际的数据相关操作。

    1. IO线程

在数据库活动中,IO 操作历来都是最为耗时的操作之一。DM Server 需要进行 IO 操作的时机主要有以下三种:

1. 需要处理的数据页不在缓冲区中,此时需要将相关数据页读入缓冲区;

2. 缓冲区满或系统关闭时,此时需要将部分脏数据页写入磁盘;

3. 检查点到来时,需要将所有脏数据页写入磁盘。IO 线程在启动后,通常都处于睡眠状态,当系统需要进行 IO 时,只需要发出一个 IO请求,此时 IO 线程被唤醒以处理该请求,在完成该 IO 操作后继续进入睡眠状态。

    1. 调度线程

调度线程用于接管系统中所有需要定时调度的任务。

    1. 日志flush线程

任何数据库的修改,都会产生重做 REDO 日志,为了保证数据故障恢复的一致性,REDO日志的刷盘必须在数据页刷盘之前进行。事务运行时,会把生成的 REDO 日志保留在日志缓冲区中,当事务提交或者执行检查点时,会通知 FLUSH 线程进行日志刷盘。由于日志具备顺序写入的特点,比数据页分散 IO 写入效率更高。日志 FLUSH 线程和 IO 线程分开,能获得更快的响应速度,保证整体的性能。DM8 的日志 FLUSH 线程进行了优化,在刷盘之前,对不同缓冲区内的日志进行合并,减少了 IO 次数,进一步提高了性能。

    1. 日志归档线程

日志归档线程包含异步归档线程,负责远程异步归档任务。如果配置了非实时归档,由日志 FLUSH 线程产生的任务会分别加入日志归档线程,日志归档线程负责从任务队列中取出任务,按照归档类型做相应归档处理。

    1. 日志APPLY线程

在配置了数据守护的系统中,创建了一个日志 APPLY 线程。当服务器作为备库时,每次接收到主库的物理 REDO 日志生成一个 APPLY 任务加入到任务队列,APPLY 线程从任务队列中取出一个任务在备库上将日志重做,并生成自己的日志,保持和主库数据的同步或一致,作为主库的一个镜像。备库数据对用户只读,可承担报表、查询等任务,均衡主库的负载。

    1. 定时器线程

在数据库的各种活动中,用户常常需要数据库完成在某个时间点开始进行某种操作,如备份;或者是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进行某种操作等。定时器线程就是为这种需求而设计的。

    1. 逻辑日志归档线程

逻辑日志归档用于 DM8 的数据复制中,目的是为了加快异地访问的响应速度,包含本地逻辑日志归档线程和远程逻辑日志归档线程。当配置了数据复制,系统才会创建这两个线程。

    1. MAL系统相关线程

MAL 系统是 DM 内部高速通信系统,基于 TCP/IP 协议实现。服务器的很多重要功能都是通过 MAL 系统实现通信的,例如数据守护、数据复制、MPP、远程日志归档等。MAL 系统内部包含一系列线程,有 MAL 监听线程、MAL 发送工作线程、MAL 接收工作线程等。

    1. 其它线程

DM数据库不止以上这些线程,特定情况功能中会出现不同线程,例如回滚清理的PURGE线程、审计写文件线程等。

    1. 线程查看动态视图

名称

说明

V$LATCHES

记录当前正在等待的线程信息

V$THREADS

记录当前系统中活动线程的信息

V$PROCESS

记录服务器进程信息

V$MEM_POOL

内存池使用情况

V$BUFFERPOOL

BUFFER 缓冲区信息

1.2系统状态监控类

v$sysstat,v$datafile,v$rlog,v$ckpt_history,v$database,v$instance,V$resource_limit

,v$danger_event

1.2 内存监控类

V$bufferpool,v$cacheitem,v$cachepln,v$dict_cache,v$mem_pool。

1.3 会话,锁,事物类

V$sessions,v$session_history,v$lock,v$deadlock_history,v$trx,v$trxwait。

1.4 等待事件类

V$event_name,v$session_wait_history,v$system_event,v$session_event。

1.5 sql历史类

V$sql_history,v$long_exec_sqls,v$system_long_exec_sqls,v$sort_history,v$pre_ret

urn_history,v$runtime_err_history,v$sqltext。

1.6 配置文件类

V$dm_ini,v$dm_arch_ini,v$parameter,v$dm_mal_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