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SOA、微服务和微内核,看到经常有人把这几个概念拿出来一起讲。事实上,DDD和其他三个不是一个维度的东西。
DDD其实特别好理解,DDD就是领域来驱动设计嘛,是一种设计思想。很容易又和OOA、OOD和OOP来比较了。这个回头再说。
SOA、微服务和微内核都是架构风格,DDD里能和他们三个放在一起比较的是四层架构和六边形架构。
四层架构
四层架构长这样:
分为用户接口层、应用层、领域层和基础层,四层架构目的是为了解耦,下层不依赖上层,从依赖关系上讲,四层架构的箭头是反过来的。
目前这个架构,在现代系统中,通常用作项目工程模块的设计。就是说更传统的MVC逐渐被淘汰,目前主流就是这种四层架构。有的项目工程会先用限界上下文划分子域,再用四层架构。然后代码结构长这样:
├─interfacesAPI接口层│├─dto 视图模型,数据模型定义 vo/dto(大多数情況是一样的)│└─controller控制器,对外提供(Restful)接口│├─application应用层│├─service应用服务,非核心服务│└─***others│├─domain领域层│├─entity领域实体、聚合根,充血的领域模型│├─valueobject领域值对象│└─service领域服务类,一些不能归属某个具体领域模型的行为│├─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层│├─po持久化对象│├─repository仓储类,持久化接口&实现,可与ORM映射框架结合│├─dao数据访问对象│├─clientfeign等调用客户端└─└─factory工厂类,负责复杂领域对象创建,封装细节
底层实体采用充血模型,有一些聚合,形成聚合根。与存储层的交互封装在仓库中,用DDD工厂来管理仓库。上层会将实体转换成贫血模型再暴露出去。你们项目的结构,架构师是不是这样定义的?
六边形架构
六边形架构很多文章作者把这个架构分成几层,这些都是加上了作者个人的理解。实际上六边形架构又叫洋葱形架构很简单,就是个端口适配器模式。外六边形是技术域,内六边形是业务域。这个常用于一些整体架构中。比如说基于一些基础组件做二次开发。真正的业务实现是组件实现的,有一些专门的维护人员。但是团队中往往会有更多成员在做封装接口暴露给公司内的用户,做高可用或者自动化运维这些通常所说的外层。这个外层就是六边形架构里技术域解决的问题。
SOA和微服务架构
SOA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功能复用的问题,将一些共通的模块提取出来做成服务。这个我之前在开发中发现不好用,仅次于单体应用时各个模块引入一个common的jar包。因为这些共通的模块很可能适应不了各方面的需求,上层的需求总有一些差异。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共通模块就不太好维护了。
服务化的概念使得上世纪就已经产生的DDD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因为DDD解决了怎么服务化的问题,就是划分领域。微服务就是服务化之后划分粒度的问题了。
微内核架构
微内核架构又叫插件化架构,包含两类组件:核心系统(core system)和插件模块(plug-in modules)。核心系统负责和业务无关的通用功能,例如模块加载、模块间通信等;插件模块负责实现具体的业务逻辑,例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手机号注册”功能。
核心系统(Core System)功能一般比较稳定,不会由于业务扩展而不断修改,插件模块需要根据业务功能的发展不断地扩展。微内核的架构本质是将变化部分封装在插件里,从而实现快速灵活扩展的目标,而同时又不影响整体系统的稳定。常见的例子有:Eclipse IDE、Spring、Dubbo。
我做过一个配置化项目。把业务流程划分成模块,会不断有新业务接入进来,很多模块都可以复用。比如业务A需要a\b\c三个模块,业务B需要a\c\d\e四个模块,那新业务进来只需要进行模块流程的配置。如果需要的模块没有,那就以插件的形式集成进来再进行配置。我们称这个服务采用的是微内核架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把新功能的开发做插件式开发,避免对旧功能的影响,提高系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