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又是一年金九银十,恍惚之间已经毕业两年之久,时常会回想起大学时的种种际遇,由于本身也比较念旧,于是乎在一个闷热的下午写一写文章纪念下自己的青春缅怀下那段激情燃烧的日子,供各位大佬多些厕所读物。

先简单介绍一下作者,2020年毕业于山东一所渣本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就职于北京一家大数据创业公司勤勤恳恳搬砖头。大学里做过齐鲁软件大赛,打过山东省ACM竞赛、蓝桥杯,与大佬相比可以说是毫无亮点可言。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大佬,菜鸡也有菜鸡生活之路,毕竟菜鸡也会有春天。

踏上征程

2016年9月9号,从来没坐过火车的我,从泗水一座偏远小县城坐了一夜的硬座抵达了学校所在的城市,办完所有手续跟父母告别之后开始了属于我的大学时光。

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而又突兀,跟舍友们一起找教室上下课,一起去食堂吃饭,故事的开始总是那么和谐。。。不过没过多久我就发现舍友里并不是每个人都想通过大学获取专业知识。

宿舍一共6个人,有些舍友从大一就早早的确立了要考研的念头,鱼哥和阿庚就属于那批高考失利励志要考出我们这个小破本子学校的那批人,而大昌、桐林、舍长大富属于那批大学只是想在大学里通过逃课、上分、恋爱、吃喝玩乐来给自己人生添一笔浓墨重彩的回忆的那部分同学。

那我呢?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我爹就让我去县里的发展银行去申请助学贷款,我也知道家里并不富裕,自己不争气考了个末尾本科学费还那么贵,只能申请贷款减轻下压力。

直到现在那句话我还记忆犹新,那年来到银行门口按流程要去对面的打印店打印申请表格,店员是一个非常温文尔雅的小姐姐,问我要申请多少钱的贷款,我当时很窘迫的说出了最高的额度,小姐姐很温柔的说道”没事!读完了大学咱再挣回来!”

所以我来到学校始终就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一定要学好专业课,也不想着考研也不想着考编也不想着考教师,就要靠专业技能毕业之后好好赚钱,不过那时的我仅仅只有在亲朋好友口中得到的一个学计算机好就业的概念,什么互联网、什么ABC(AI、Big Data、Cloud Computing) 等等等啥也不知道。

所以那会我决定要从解决就业问题入手,如何才能在面试中比别人脱颖而出呢,首先学校知名度已经是拉中之拉了,怎么才能在别的方面挽回点颜面呢。

高考都会因为一些竞赛选手降分,那放到企业面试上不也是一个道理嘛,所以在迷茫之中突然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搞竞赛。

如开茅塞

信息学竞赛,这算是一直伴随我到大二结束的核心主线任务,尽所能的拿一些奖项,但是普通的本科学校就不用我说了吧,学习氛围有多差大家可能都深有体会,不过再差的学校也会有一波学生和一波老师去做一些正确的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校学生会纳新,江湖上一直流传着一些学生会会锻炼人的传言,于是我也抱着不去白不去的想法凑凑热闹,某天晚自习上各个部门的学生会轮流在不同专业的教室宣讲。

宿管部、监察部、权益部、社团部、体育部、外联部、文艺部、新闻采编部。。。。可谓是小刀喇屁股开了眼了。看来看去好像只有一个科创部是符合主线任务。

经过种种现在看来可笑之极的演讲、选拔等等谜之操作顺利进入了科创部也认识到了当时的部长阳哥。刚认识阳哥时候觉得阳哥可太强了张口就是一堆专业术语,直接是把我说的是蒙蒙的。

而且阳哥身兼数职不仅是计算机工程学院IT创新协会社团的社长,实乃朝廷栋梁,还有一个非常强大而神秘的身份—-7326实验室成员 ,听他的描述那个实验室里卧虎藏龙,由一个山大博士王老师领导….

不仅如此,认识阳哥不久后,不知道我哪方面得到他赏识能把我内推进到社团里,还要我准备准备参加个比赛,说是一来拿了奖能给学生会部门长长脸,二来锻炼锻炼我。

正正好好,我也正愁找不到渠道接触竞赛呢,想着能靠这个比赛让阳哥引荐一下能去实验室里学习是最好了,不过那会是大一上学期,C语言课程还没有学完,语法对我来说抽象的很,语法都背不熟练,而且来上学家里也没给我买电脑能,咋准备呢。

还记得有一天社团里有一个老乡腿哥找我说一起看一道题,什么题呢?交换数字。。。真的就是交换数字,两个变量a=1,b=2,编写程序使a与b的值互换,就这个研究了半天没整明白,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眼看着竞赛时间越来越近,多看看课本直接上吧。。。

初出茅庐

第一届“中财信杯”程序设计大赛,我人生中第一次信息学竞赛就来了,按时进到考场,习惯性紧张手心冒汗,往左一瞥坐在我左边的是以后多次交手的软件工程的张老板,看他表情轻松至极,摇头晃脑,好不自在。

我心里想“你装尼玛呢。。。。”

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icpc竞赛一类的规则,每道题ac之后会总计用时,用时=罚时+耗时,每一次提交错误会增加罚时,不同竞赛罚时规则不同。奖项采用百分比制,10%的金牌20%的银牌30%的铜牌。

这次比赛时间四个小时一共五道题,开场之后上来就给我当头一棒,第一题题干全英文,我,丢我高考英语才90来分,这怎么做,果断放弃,第二题是一道稍微麻烦的循环模拟题,还好之前复习过了for循环,错了两次就a掉了。

做的正激烈的时候传说中的王老师进来了,一遍询问着我们题目难不难一遍给我们描述着竞赛的好处,还说到了ACM-ICPC的赛场上题目全是英文的,要逐渐适应。。。

越说我越兴奋,我一定要进7326!

但是现在只ac了一道题,总共五个,rank太低了明显拿不到名次,硬着头皮仔细读第一道,靠着高中的老本竟然读懂了,题意其实是输出题目中所有数字的总和,读完之后我还不敢相信这么简单,但就是这么一么一道题错了两次。。。

终于ac了,两道题了rank现在已经在铜牌区了,还有时间研究下第三题,第三题是鸡兔同笼题,明明课本上都有就是没看,老是能在考试中遇到这种事。。。眼看ac掉两题的人越来越多,不会跌到铁牌区吧。。。

比赛打完之后我就去找女朋友了,在公交车上看到了滚榜消息,竟然是铜尾还是铜牌区最后一名。。。真刺激,比赛坐在我左边的张老板拿到16级的冠军,对我来说起码是拿到了铜牌,也算圆满结束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场竞赛。

春风得意

拿完奖牌之后可谓是春风得意,晚自习也不去跑去练题,这种行为直接导致了我跟舍长大富(也是班长)直接矛盾,他认为自己当班长就是走仕途,你公然违反学校上晚自习的规定就是挑战学校赋予我的权利,那我必须整你。

于是他晚上故意睡很晚打游戏宣誓宿舍主权,第二天上课睡觉,整的我们可谓苦不堪言。但你又不能跟他正面刚。

所以我做出了一个非常激进的行为,在当时的他们看来非常不利于团结。。。那就是换宿舍。为了追求一个安静的环境,毅然决然的放弃了之前宿舍,搬到了对门宿舍,因为对门宿舍人没住满。事实证明确实是对的,因为大二原来宿舍的鱼哥也因为受不了舍长大富,也投靠到我们宿舍了。。。

沉浸在校赛铜牌的喜悦和恋爱的甜蜜中直到第一学期马上结束,阳哥给我们说计算机学院为了下半年蓝桥杯竞赛ACM省赛要组织一波集训。我毅然决然报名,晚回家两周。

每次我独自从教学楼往宿舍走望着两边漆黑,我都想着其他同学都回家玩了,赶紧拉开差距!

可能是因为校赛结束之后过于膨胀疏于练题,导致集训的时候很多题其他同学都能写出来我却没思路。。。一些同班同学一开始以为我校赛拿了铜牌得多厉害呢,不过如此嘛,之后对我颇有微词。

导致我每天都很焦虑。不过整个集训收获还是有,学到了一些浅层面的算法逻辑,暴力、递归、排序等。(这里推荐给一些还在读大学的朋友一本书,《啊哈算法》里面讲的一些算法还是非常好的,很适合入门读)。

最后一天的时候,一起参加集训的一位同班同学大龙说了一句记忆犹新的话,我当时在研究顺时针打印二维数组的值,一直没研究出来(菜的一批。。),下午就放假可以回家了,大龙喊我们吃饭,他见我在研究题随口说了一句非常刺耳的一句话,”快走吧,再看你也不会写出来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心想”行,你等着,寒假我使劲学,看我下学期rank怎么弄你!”

首个寒假

大学的第一个学期结束了,就在回家的火车上我还在制订缜密的暑假练题计划,结果就是到了家半个月没打开电脑。。。倒是也不难理解,自控力但凡强一点也不至于考到**学院这种学校了。

每天就是跟高中同学看似吐槽自己大学实则互相比较别人学校,偶尔缅怀下高中的日子,别看自己菜有人比自己还菜。直到遇到了高中同学,那个男人—-U神

U神是谁呢,按现在的时间线应该这么介绍他,站在你面前的是:

  • 2017年ACM省赛银牌
  • 2017年东三省程序设计竞赛铜牌
  • 2017年ICPC亚洲区预赛铜牌
  • 2018年蓝桥杯A组国三
  • 2018年EC-Final主代码手
  • 2019年ICPC亚洲区预赛北京赛区铜牌
  • 腾讯成长之星

也是偶然发现了高中同学里有那么几个搞计算机的,那会的u神正准备年后的省赛,家里没网老是去县里往来无白丁的新华书店跑,正好碰到他,也算是从那开始正儿八经的接触了信息学竞赛相关的东西,人都是想见贤思齐。于是我用一顿重庆鸡公煲让u神给补了一假期的课。

那段时间一起去书店刷题,我们学校每周一次训练,5道题我不会4.5道,还停留在for循环,排序搜索都写不明白,反观u神已经开始刷一些动态规划、最小生成树之类的了,大学里的差距真是从开始就已经很大了。

印象比较深是u神教我一道走楼梯的题目,每次你可以爬1级或2级。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可以爬到顶端” />蓝桥杯

大一下学期如约而至,社团召集人马集训7天,我又见到了大龙。这次他问了一句颇为滑稽的话,相信大家可能都听到过,”你假期学习了吗?我光玩了一点也没学。。。”,也不知道他这样问我的意义在哪,想找寻一点安慰吗还是刺探敌情来了。

我也很配合的回答他,”哎呀,没有没有,我也光玩了”。

由于我们几个一个专业,打rank的时候坐在了一块,第一把rank我直接干到16级前三,表面慌中带急,实则稳中带皮。后来也记不太清了,不过大龙好像就没咋再跟我扯过皮了。

接着就是蓝桥的正赛了,蓝桥大学生竞赛分成了三组,A组(一类本科院校)、B组(二类本科院校)、C组(专科类院校),唉,第一次感受到伴随一生的学历自卑感。蓝桥杯的机制跟ACM类竞赛不太一样,每次提交代码的时候不知道结果,本地调试过了案例就把代码提交上就做下一个,题目类型还有代码填空题、纯代码题。总之我印象里这回做的是一塌糊涂,直接做的我觉得对不起u神的栽培。。。

做完直接摆烂,爱江山我更爱美人,又一次在找女朋友的公交车上查到了成绩,竟然还是省三等奖,这个三等奖真是为我整个竞赛生涯埋下了伏笔,我几乎所有能提出来的竞赛奖项全部都是三等奖。。。。

就好像上学那会拿到的所有奖状都是进步之星一样充满戏谑。。。

远在哈尔滨的u神也发来消息,a组省二,唉,大佬就是大佬,b组省三在人家眼里估计有手就行。不过在我们学校就不一样了,整个学业生涯里没被人叫过大佬、学霸,到了大学竟然如沐春风了。

过完这一关,还没来得及膨胀,下一关又来了,省赛选拔赛

省赛打铁

山东省第八届ACM竞赛由青岛科技大学承办,王老师申请了四支队伍的名额,每三人一队,三个大二学长、一个大四考完研的学长,可谓是7326实验室的算法能力天花板了。留给大一学生的名额只有五个,但是集训的人有足足一教室。。。于是实验室决定要用两场选拔赛选出来谁去参赛。

虽然寒假假期练了一波,但是自己知道就这点水平去打职业可差的太远了,啊哈算法就看到了走迷宫,还没研究明白,拉中之拉,不过说实话选拔赛上有实力能出线的人能做出来的题基本都差不多,无非是谁做的快,错的次数多少的区别。

提一嘴大学时光中的贵人U神,第二场的选拔赛有一题倒叙输出字符串带点小坑的题,正好U神寒假教过我。加上第一场排位还挺靠前,就是这么一题直接rank出线了。

这里介绍下ACM系的规则,每个队伍三个人,只有一台电脑能写代码、提交代码,通常是队里代码能力比较高的同学做主代码手负责主C,其他队员负责读题、说思路,因为题目全都是英文题读起来还是有一些吃力。每场比赛共两天时间,第一天热身赛3小时,第二天正赛5个小时。从上午10点开始到下午两点结束,每做出一道题主办方志愿者会在对应的队伍位置送来对应题号颜色的气球。

怎么准备的第八届省赛的记忆非常模糊了,我被分配到跟一个大二学长坤哥一队,当时我还窃喜跟学长组队拿牌的机率会大一些,整个过程就是一路忐忑,第一次代表学校出去比赛,恨不得走的时候学院能给组织个欢送仪式,打印了巨多的算法模板就出发了。

到达青岛之后领到队服跟酒店房卡,一件前面印着巨多广告、散发着浓烈的工业气息的奇怪的绿色短袖。去的那个青岛科技大学的小区正好挨着一个高中挚友的学校,热身赛前我们匆匆见了面,印象里还给了我一个挺大的桃子。直到我在第一天夜里看《奔跑吧兄弟》笑得睡不着觉之前,整段回忆还是偏向美好的。

第二天正赛开始,酒店里吃完早饭直接入场,凉阴阴的冷气直冲脑门,仿佛也预示着指定没有什么好果汁吃,10点正式开场,一共11道题,跟学长一队肯定主代码手是学长嘛,结果就是直接签到题错了3次。。。错第二遍的时候我就已经很急了,心里开始嘀咕”卧槽,你不会是个混子吧”

但是一个搜索都写不明白的大一新生还能研究出来个啥呢,12点主办方给每人发午餐(面包+火腿),我是一点吃东西的心情都没有。

那应该是学生时期最绝望的一段时间,离比赛结束还有大约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我们就做出来2题,怎么也做不出下一个,再怎么抓耳挠腮,再怎么捶胸顿足也死活做不出来下一道了,我都不想回忆最后那几个小时是怎么过的,机房的冷气把整个人都吹透气了。

坐在对面的烟台大学的队伍整场比赛下来键盘就没停过,就只见志愿者不停的过来给插气球,五颜六色的真好看。。。反观我们只有孤零零的两个气球。。。本来emo的不行,那个学长还说了一句,”昨天热身的气球忘拿了,要是拿上跟今天一块正好凑够三个,一人一个。。。。”

谁他妈要气球啊!你个大混子!我要牌子啊,我要奖牌啊啊啊!

无奈学校只有磊神那支队伍拿了铜牌,其他统统打铁而归,从青岛打完第八届直接是半个月没反过劲来,看见竞赛题就想吐。。。

之后实验室王老师为了建设学校的算法新生力量申请下来另外一个机房7121作为做算法实验室,机房网速贼拉快,空调贼拉给劲,整个2017年的所有能参加的赛事基本就结束了。。。ICPC亚洲区域赛的赛事基本跟大一学生也没啥关系,收拾收拾心情准备迎接漫长的休赛期把。

休赛期

漫长的休赛期要到下一年的五月份才结束,期间阳哥把社团的会长职位交给我了,也不知道谁给我的勇气嗷,可能我真的不适合去走仕途,为期一年的社团团长,我把能贪污的会费基本上都给贪了(手动狗头)。

再有就是经常去7326汇报也让王老师认识了我,学完学校的课程Java基础已经接触到一些计算机编程语言创造出的东西了,比如系里的谁谁谁搞了个挖矿程序挖到了比特币、7326的学长们已经在做一些社会上的网页项目了。

自己就孤独的坐在机房里debug算法代码,每次运行后弹出个小黑框,根据输入调试输出,枯燥乏味至极,也不知道c语言的其他用处,时间一长就特别容易怀疑自己,选的这条路真的对吗,真的适合做算法吗,真的能拿奖牌吗,拿不到岂不是时间都浪费了,不如趁年轻去搞点应用类的,一直对着个小黑框直接是看不到任何未来。。。

好在休赛期时实验室招兵买马收揽了好些愿意做竞赛的人来,我也把我们班的阿磊拉进来一块搞,一来不是那么孤独二来可以互相监督互相进步。刚开始的时候实验室可谓座无虚席,但是大部分人都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练题毕竟太枯燥乏味了。

过完年转眼到了省赛组队的时候,今年王老师向学院申请了7支队伍,不用再打选拔赛了,只要常来实验室练题的就可以参加,队伍自行组织。

这里我简单说一下去年的队伍情况,铜牌队伍里有一个大四考研学长,今年去读研了空缺出一个位置,我们队伍因为坤哥太混了被老师逐出7326了,濒临重组,剩下的那支队伍原班人马打第九届。

我虽然嘴上没说也没表现出来,但我其实是想让阿磊跟我组一队,再拉一个差不多的就行了,看我做主代码手carry就完了,谁知道这个没良心反手给我一个背刺,拉着我去年的队伍里另外一个人kunsir去组队了。唉,看来他觉得kunsir比我强呗,那就走着瞧喽。。。

当时的处境可谓是十分凶险了,第九届我想着就当最后一届打,打完就退役不做了,肯定要给自己花费的两年心血一个交代啊,眼下左膀右臂都没了怎么办,只能跟剩下没组队的同学一起组了。

成绩一直不怎么样的腿哥,从没接触过算法的小明。。。完了,自己两年心血是要喂狗了。。。。

省赛摘铜

说实话,组完队我失眠好几天,每天焦虑的不行,一个rank就没进过前10,一个就没写过算法,这靠什么拿牌,靠我自己也得有个打辅助的吧,这阵容明显是奔着旅游去的。。。

正赛前一个月每周末在机房集训,我突然发现小明其实还可以,虽然没做过算法但是写Java写了几年了(3+2学历),逻辑能力还是没问题的,反观腿哥。。。本身也没有对算法有多少付出,英语又不通,基本忽略不计吧。。。既然已经这样也没别的办法,当时觉得大家都认为我们没希望,那可不能让大家得逞。

转眼到了正赛日子,第九届ACM由济南山东财经大学承办,出发的前一晚我在知乎发了一个提问,【搞两年ACM拿铁什么体验】,当时我真的到了各路神仙保佑我省赛拿牌的地步了。

这时候自己已经完全脱离了学算法的真正意义,高深的算法不去研究,每次只研究怎么把水题写快、写对,一切就是为了拿奖牌,但这样其实是不对的,算法研究的越深对以后的代码生涯会有很大很大的帮助,就像阿磊一样,无冕之王,但是考研专业课将近满分(手动狗头)。

第二天的公交车上看知乎上的回答全是一些ICPC、CCPC的大佬,作为一个省赛选手不敢吱声。。。高铁上跟同学猜今年队服什么颜色的,好像只有我猜对了是蓝色的。我以为只有去年那届很丑,但是没想到今年的也那么丑。

第一次来省会城市济南,这次来到财经大学又见了另一个高中挚友阿溢,刚要一起转转学校叙叙旧来着就被叫去准备打热身赛了。

再一次来到ACM赛场上,熟悉又陌生的linux系统,熟悉又陌生的codeblocks,熟悉又陌生的。。。冷气。。。

接下来的训练赛上发生了件让我很愤怒的事,从刚组队到每一场训练赛都是我主代码手,代码都是我写,我自认我C语言写基础算法套路很熟悉了。于是热身也是我主C,顺利AC(accpet)掉第一道题之后卡在了第二道大模拟题上,写出来之后WA(wrong answer)了,这里就发生了争执,我主张按思路改一下就好了,但是小明就非要用Java语言来重新写。

我一下子就绷不住了,实在不理解为什么热身赛上还要抢着写呢,这能惯着你?出发点大家都是想快点AC掉这个题,但当时就是互不相让,都想对方按自己的想法来,结果就是发生了一个非常激烈的争吵,吵到我说”那别做了回去吧”,他说”那不做就不做”的地步了。。。。

躲在旁边的腿哥还是像平时一样躲在角落里,用四级200分的水平对着英文题干发呆,与世无争。。。

虽然恶心的不行像吃了苍蝇,但是这口恶气还得咽下去。毕竟都到了这个节骨眼,准备了一年就为了这一场比赛,不能因为一些小事闹得影响成绩,还是要以大局为重。再说以后不做算法了转去写Java还得靠7326实验室的人多提携,到时候低头不见抬头见真要闹掰了那就太尴尬了。

最后还是我服软了,乖乖低头认错。。。”别生气了明哥,你来吧。。。”

唉,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吗。。。

这里也埋下了一个伏笔,第二天正赛开始,主代码手位置最右边,我直接让他坐,我在中间,腿哥在最左边,开赛十分钟我就看出来一道签到题,赛场里也陆陆续续有队伍插上了对应题号的气球,当时我立马想去写,但是看到小明在敲另外一题,为了别再跟昨天一样起冲突我就一直没敢上,万一再吵吵起来那真寄了,等到他说思路不对换我上的时候,我一发AC掉时间已经是用了32分钟了。。。心中一万只草泥马。。。。

其实铜牌很好拿,只需要做题比别人快,做出一些基本题目就可以拿到了,那第一道签到题就比别人慢了将近20分钟。。。(md这事我记一辈子)

最终只拿到三个气球,就是靠这三个气球拿到了铜牌区的第三名,假如,正赛我是主代码手,起码第一道题能快20分钟,我就能打破只有三等奖的魔咒了。。。不过可惜人生无常总得留点遗憾,拿到铜牌已经很开心了,我们队是学校七个队里的第二名,五小时比赛结束,出来的走在路上都感觉地上软绵绵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这一次学校7支队伍出征,一枚银牌,四枚铜牌。阿磊呢?铁牌,不知道他有没有后悔过没选择跟我组队。

一切的一切都值了

怒转Java

摘铜之后我直接请了一周假回家,算是结束了自己的算法生涯了,虽然下半年有一场ICPC亚洲区预赛我不退估计也能打,但我真是见到了外面的大佬们的天赋和实力后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完全没资格跟他们同一个赛场上竞技。早做打算吧。。。

在诸多方向中,python爬虫、Java web后端应用、前端、大数据等等等中,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做Java后端应用方向。。。(说实话,我现在开始动摇了当时该不该选。。。太卷了。。。)

自此之后,正儿八经的搬到了7326里了,那个传说中的英灵殿,终于能够学一项赚钱的专业了,在26的每天都很快乐,每天都能学到新知识,巩固Java se、Java web、spring+springMvc+mybatis、springboot,从早卷到晚,正式从算法转到了项目。

7326实验室的性质其实是一个建立在老师承接外包项目,学生基于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通过开发代码实现整个项目。老师从中获利,学生也能收获项目经验,看似是双赢的局面。

其实是刚开始学的时候确实是双方都能获利,但等到了拥有一定水平之后其实去更大的平台实习是最好的选择。不过王老师也不傻,不会白白培养你,你想走的时候就会用一套连招疯狂洗你脑。

称霸7326、背刺王老师

刚进26的我,真的是弟中之弟,女朋友送的机械键盘都不敢在里面用,生怕吵到其他大佬们,唯唯诺诺、勤勤恳恳,没课的时候懒觉也不睡,早起去实验室学习,天天卷到九点半,腿哥在操场开着手机手电筒风花雪月的时候,我在实验室搭成功个RBAC框架乐半天。。。

随着上一届学生毕业,逐渐走向了26的权力中心,突然意识到好像自己也能为老师独当一面了,也能单独负责某个项目了。在实验室打游戏被老师发现也不怂了,新生也叫我一声飞神了。。。

欢喜之余,矛盾也在慢慢放大,渡过了初期阶段其实应该去更大的平台发展,拿到铜牌就跑路的张老板深谙其道,我还在实验室每月领老师600、800的补助的时候,张老板直接去杭州面试互联网公司去了,有次他回学校我俩碰到,给我好一阵子描绘外面的世界,那画面真像之前村里出去赚到大钱的民工回来跟村里人描绘大城市的样子。

王老师也生怕给自己拉磨的牛跑路,一直加强洗脑力度,一直犹犹豫豫到大四的上学期。当我下定决心要背刺王老师,离开学校的时候却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准备面试,我以为我比别人做过真实的项目、拿过ACM铜牌,应该会很顺畅吧。现实还是给了结结实实的一棒槌,完全低估了计算机面试的内卷程度。

印象最深的是在大四上学期的某个下午,我还在为王老师写项目,开发节奏是从早干道晚,当时接到了蘑菇街的面试,我慌称有同学找我玩躲过了晚上的加班,一路小跑回宿舍,人生中第一场面试,

被一位声音甜美的女面试官问到自闭。基本的八股文概念都不会背,直接疯狂送人头。。。

转机在于疫情来了,大四上学期寒假回家之后因为疫情所有学生在家等通知。我心想简直天赐良机,摆脱王老师的控制,专心面试,不过受疫情影响,企业大部分都在缩招,机会被985、211等等佼佼者筛选过后留给我们普本的机会少之又少。。。

前期的面试节奏基本上是面一家挂一家,就在这时王老师打来了电话,大体意思就是快跟我干把,我在济南成立了家公司,今年行情不行,你自己找肯定完蛋,赶紧跟我干吧,我这里也招不了多少人,你快做选择吧,我这满了就不要了。那时的王老师在我心中的形象已经从光辉伟岸的老师变成唯利是图的商人了,我恨不得拉黑他电话。

当务之急还是要抓紧找到工作,看我背不背刺你就完事了dear王老师。

挥师北上

就大学的四年的经历而言,只要认真做某件事情,最终的结果也不会太坏,就在我面试疲惫的快要崩溃的时候,拿到了现在北京这家的offer,工资待遇都还挺好,那种久违的幸福感重新涌上心头~

也不知道这一路走来,为什么每次想要特别追求到某种事情的时候都会搞得自己鼻青脸肿、遍体鳞伤,可能这就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吧。如今这段时光已经过去两年了,希望自己未来仍能保持当时那份热诚,在这个卧虎藏龙的社会中卷出一条生路。

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