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借鉴计算机网络通信体系架构的OSI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即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将区块链逻辑架构划分为三层——Layer0、Layer1和Layer2。

  1. Layer0:对应OSI模型的底层协议,大致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
  2. Layer 1:大致包括数据层、共识层和激励层。我们所熟悉的比特币网络、以太坊主网等主流公链都属于Layer 1。
  3. Layer 2:主要包括合约层和应用层。

在以太坊网络中,Layer 1的主要作用就是确保网络安全、去中心化及最终状态确认,做到状态共识,并作为一条公链网络中可信的“加密法院”,通过智能合约设计的规则进行仲裁,以经济激励的形式将信任传递到 Layer2 上;而Layer2 则以追求更高效的性能为终极目标,从上面区块链技术逻辑架构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第二层网络,可以替 Layer1 承担大部分计算工作,近年来,不少项目都是基于Layer2搭建的,从而将交易行为从主链上分离出来,降低一层网络的负担,提高业务处理效率,从而实现扩容。在这个过程中,Layer2 虽然只做到了局部共识,但是基本可以满足各类场景的需求。

Layer2和Layer1,这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高额Gas费的问题。Layer1的解决方案专注于改善核心区块链的性能,而Layer2方式则着眼于改善区块链的使用方式。简单点说,Layer1就是采用分布式、Layer2就是将非关键性操作从链上转到链下。

Layer2涉及的扩容技术

1状态通道

状态通道指的是链下”处理交易和其他操作的一种技术,其本质是通过在不同用户之间或用户和服务之间建立一个双向通道,为不同实体之间提供状态维护服务。它允许把区块链上的许多操作在链外进行管理,等完成链外操作后多方签名确认后,才将最终结果上链。其实,可以把状态通道理解成一个执行特殊操作的智能合约,一个专门建立双向通道,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状态保持的智能合约。

(2)侧链

主链和侧链的关系就像是马路的主干道和分支干道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