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引言
    • 一、一体化架构的痛点
      • 1. 技术层面数据库连接数成为系统瓶颈
      • 2. 一体化架构增加了研发的成本,抑制了研发效率
      • 3. 一体化架构对于系统的运维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 二、如何解决这些痛点
    • 小结

引言

通过前面几个篇章的内容,你已经从数据库、缓存和消息队列的角度对自己的垂直电商系统在性能、可用性和扩展性上做了优化。现在,你的系统运行稳定,好评不断,每天高峰期的流量,已经达到了 10000/s 请求,DAU 也涨到了几十万。CEO 非常高兴,打算继续完善产品功能,以便进行新一轮的运营推广,争取在下个双十一可以将 DAU 冲击过百万。

目前来看,工程的部署方式还是采用一体化架构,也就是说所有的功能模块,比方说电商系统中的订单模块、用户模块、支付模块、物流模块等等,都被打包到一个大的 Web 工程中,然后部署在应用服务器上。

你隐约觉得这样的部署方式可能存在问题,于是,你 Google 了一下,发现当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做微服务化的拆分,你也看到淘宝的“五彩石”项目,对于淘宝整体架构的扩展性,带来的巨大影响。这一切让你心驰神往。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你的心里:究竟是什么促使我们将一体化架构,拆分成微服务化架构?是不是说系统的整体 QPS 到了 1 万,或者到了 2 万,就一定要做微服务化拆分呢?

一、一体化架构的痛点

先来回想一下,你当初为什么选用了一体化架构。在电商项目刚刚启动的时候,你只是希望能够尽量快地将项目搭建起来,方便将产品更早地投放市场,快速完成验证。在系统开发的初期,这种架构确实给你的开发运维,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主要体现在:

  • 开发简单直接,代码和项目集中式管理;
  • 只需要维护一个工程,节省维护系统运行的人力成本;
  • 排查问题的时候,只需要排查这个应用进程就可以了,目标性强。

但随着功能越来越复杂,开发团队规模越来越大,你慢慢感受到了一体化架构的一些缺陷,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层面数据库连接数成为系统瓶颈

数据库的连接是比较重的一类资源,不仅连接过程比较耗时,而且连接 MySQL 的客户端数量有限制,最多可以设置为 16384(在实际的项目中,可以依据实际业务来调整)。这个数字看着很大,但是因为你的系统是按照一体化架构部署的,在部署结构上没有分层,应用服务器直接连接数据库,那么当前端请求量增加,部署的应用服务器扩容,数据库的连接数也会大增,给你举个例子。

我之前维护的一个系统中,数据库的最大连接数设置为 8000,应用服务器部署在虚拟机上,数量大概是 50 个,每个服务器会和数据库建立 30 个连接,但是数据库的连接数,却远远大于 30 * 50 = 1500。因为你不仅要支撑来自客户端的外网流量,还要部署单独的应用服务,支撑来自其它部门的内网调用,也要部署队列处理机,处理来自消息队列的消息,这些服务也都是与数据库直接连接的,林林总总加起来,在高峰期的时候,数据库的连接数要接近 3400。所以,一旦遇到一些大的运营推广活动,服务器就要扩容,数据库连接数也随之增加,基本上就会处在最大连接数的边缘。这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会影响服务的稳定。

2. 一体化架构增加了研发的成本,抑制了研发效率

《人月神话》中曾经提到:一个团队内部沟通成本,和人员数量 n 有关,约等于 n(n-1)/2,也就是说随着团队人员的增加,沟通的成本呈指数级增长,一个 100 人的团队,需要沟通的渠道大概是 100(100-1)/2 = 4950。那么为了减少沟通成本,我们一般会把团队拆分成若干个小团队,每个小团队 5~7 人,负责一部分功能模块的开发和维护。比方说,你的垂直电商系统团队就会被拆分为用户组、订单组、支付组、商品组等等。当如此多的小团队共同维护一套代码,和一个系统时,在配合时就会出现问题。不同的团队之间沟通少,假如一个团队需要一个发送短信的功能,那么有的研发同学会认为最快的方式,不是询问其他团队是否有现成的,而是自己写一套,但是这种想法是不合适的,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功能服务的重复开发。由于代码部署在一起,每个人都向同一个代码库提交代码,代码冲突无法避免;同时,功能之间耦合严重,可能你只是更改了很小的逻辑,却导致其它功能不可用,从而在测试时需要对整体功能回归,延长了交付时间。模块之间互相依赖,一个小团队中的成员犯了一个错误,就可能会影响到,其它团队维护的服务,对于整体系统稳定性影响很大

3. 一体化架构对于系统的运维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想象一下,在项目初期,你的代码可能只有几千行,构建一次只需要一分钟,那么你可以很敏捷灵活地频繁上线变更修复问题。但是当你的系统扩充到几十万行,甚至上百万行代码的时候,一次构建的过程,包括编译、单元测试、打包和上传到正式环境,花费的时间可能达到十几分钟,并且,任何小的修改,都需要构建整个项目,上线变更的过程非常不灵活。而我说的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微服务化拆分来解决。

二、如何解决这些痛点

之前,我在做一个社区业务的时候,开始采用的架构也是一体化的架构,数据库已经做了垂直分库,分出了用户库、内容库和互动库,并且已经将工程拆分了业务池,拆分成了用户池、内容池和互动池。当前端的请求量越来越大时,我们发现,无论哪个业务池子,用户模块都是请求量最大的模块儿,用户库也是请求量最大的数据库。这很好理解,无论是内容还是互动,都会查询用户库获取用户数据,所以,即使我们做了业务池的拆分,但实际上,每一个业务池子都需要连接用户库,并且请求量都很大,这就造成了用户库的连接数比其它都要多一些,容易成为系统的瓶颈。那么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其实,可以把与用户相关的逻辑,部署成一个单独的服务,其它无论是用户池、内容池还是互动池,都连接这个服务来获取和更改用户信息,那么也就是说,只有这个服务可以连接用户库,其它的业务池都不直连用户库获取数据。由于这个服务只处理和用户相关的逻辑,所以,不需要部署太多的实例就可以承担流量,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用户库的连接数,提升了系统的可扩展性。那么如此一来,我们也可以将内容和互动相关的逻辑,都独立出来,形成内容服务和互动服务,这样,我们就通过按照业务做横向拆分的方式,解决了数据库层面的扩展性问题


再比如,我们在做社区业务的时候,会有多个模块需要使用地理位置服务,将 IP 信息或者经纬度信息,转换为城市信息。比如,推荐内容的时候,可以结合用户的城市信息,做附近内容的推荐;展示内容信息的时候,也需要展示城市信息等等。那么,如果每一个模块都实现这么一套逻辑就会导致代码不够重用。因此,我们可以把将IP 信息或者经纬度信息,转换为城市信息,包装成单独的服务供其它模块调用,也就是,我们可以将与业务无关的公用服务抽取出来,下沉成单独的服务。

按照以上两种拆分方式将系统拆分之后,每一个服务的功能内聚,维护人员职责明确,增加了新的功能只需要测试自己的服务就可以了,而一旦服务出了问题,也可以通过服务熔断、降级的方式减少对于其他服务的影响。另外,由于每个服务都只是原有系统的子集,代码行数相比原有系统要小很多,构建速度上也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当然,微服务化之后,原有单一系统被拆分成多个子服务,无论在开发,还是运维上都会引入额外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是什么” />小结

本节我们了解了,实际业务中会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对系统做微服务化拆分,其实,系统的 QPS 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影响的因素,我归纳为以下几点:

  • 系统中,使用的资源出现扩展性问题,尤其是数据库的连接数出现瓶颈;
  • 大团队共同维护一套代码,带来研发效率的降低,和研发成本的提升;
  • 系统部署成本越来越高。

从中你应该有所感悟:在架构演进的初期和中期,性能、可用性、可扩展性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高性能和高可用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扩展性可以方便我们支撑更大量级的并发。但是当系统做的越来越大,团队成员越来越多,我们就不得不考虑成本了。这里面的“成本”有着复杂的含义,它不仅代表购买服务器的费用,还包括研发团队,内部的开发成本,沟通成本以及运维成本等等,甚至有些时候,成本会成为架构设计中的决定性因素。

比方说,你做一个直播系统,在架构设计时除了要关注起播速度,还需要关注 CDN 成本;再比如作为团队 Leader,你在日常开发中除了要推进正常的功能需求开发,也要考虑完善工具链建设,提高工程师的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这很好理解,如果在一个 100 个人的团队中,你的工具为每个人每天节省了 10 分钟,那么加起来就是接近 17 小时,差不多增加了 2 个人工作时间。而正是基于提升扩展性和降低成本的考虑,我们最终走上了微服务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