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概念,功能,组成,分类
          • 概念
          • 功能
          • 组成
          • 分类
      • 二、标准化工作及组织
          • 标准的分类
          • RFCdeveloped into an Internet standard
          • 相关组织
      • 三、性能指标
          • 速率
          • 带宽
          • 吞吐量
          • 时延
          • 时延带宽积
          • 往返时延RTT
          • 利用率
      • 四、分层结构,协议,接口,服务
          • Ground rules for layering:
          • Hierarchical related concepts
          • PCI+SDU=PDU
      • 五、OSI参考模型
          • 应用层
          • 表示层
          • 会话层
          • 传输层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 六、TCP/IP参考模型
      • 七、五层参考模型

一、概念,功能,组成,分类

概念
  •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 计算机网络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功能
  • 数据通信(连通性)
  • 资源共享(硬件、软件、数据)
  • 分布式处理(多台计算机各自承担同一工作任务的不同部分)
  • 提高可靠性(替代机)
  • 负载均衡(各计算机之间更亲密)
组成
  1. 组成部分:硬件、软件、协议
  2. 工作方式:边缘部分、核心部分
  • 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C/S方式和P2P方式)
  • 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服务
  1. 功能组成: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 通信子网:实现数据通信
  • 资源子网: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处理
分类
  1. 按分布范围分:广域网WAN(交换技术),城域网MAN,局域网LAN(广播技术),个人区域网PAN
  2. 按使用者分:公用网,专用网
  3. 按交换技术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4. 按拓扑结构分:总线型,星型,环形,网状型(广域网)
  5. 按传输技术分:广播式网络,点对点网络
  • 广播式网络:共享公共通信信道
  • 点对点网络:Store-and-forward and routing mechanisms using packet technology

二、标准化工作及组织

标准的分类
  • 法定标准:OSI
  • 事实标准:TCP/IP
RFCdeveloped into an Internet standard

因特网草案->建议标准(RFC文档)->因特网标准

相关组织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OSI参考模型、HDLC协议
  • 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通信规则
  •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学术机构、IEEE802系列标准、5G
  • 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负责因特网相关标准的制定、RFC

三、性能指标

速率

速率即数据率或数据传输率或比特率,单位:

1 T b / s = 1 0 3 G b / s = 1 0 6 M b / s = 1 0 9 k b / s = 1 0 12 b / s 1Tb/s=10^3Gb/s=10^6Mb/s=10^9kb/s=10^{12}b/s 1Tb/s=103Gb/s=106Mb/s=109kb/s=1012b/s

1Byte(字节)=8bit(比特),存储容量单位:

1 T B = 2 10 G B = 2 20 M B = 2 30 K B = 2 40 B 1TB=2^{10}GB=2^{20}MB=2^{30}KB=2^{40}B 1TB=210GB=220MB=230KB=240B

带宽

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网络设备所支持的最高速度,单位是b/s

吞吐量

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单位是b/s

时延

指数据(报文/分组/比特流)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也叫延迟或迟延,单位是s

  • 发送时延=数据长度/信道带宽(发送速率)
  •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Trans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ver a channel
  • 排队时延=等待输出/输入链路可用的时间
  • 处理时延=检错,找出口的时间
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即某段链路现在有多少比特,单位比特

  •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往返时延RTT

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until the sender receives an acknowledgment from the receiver(接收方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 RTT越大,在收到确认之前,可以发送的数据越多
  • RTT包括往返传播时延(传播时延*2)和末端处理时间
利用率
  • 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时间/(有+无)数据通过时间
  • 网络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

四、分层结构,协议,接口,服务

Ground rules for layering:
  1.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每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
  2. 每层之间界面自然清晰,易于理解,相互交流尽可能少.
  3. 结构上可分割开.每层都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4. 保持下层对上层的独立性,上层单向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5. 整个分层结构应该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Hierarchical related concepts
  1. 实体:第n层中的活动元素称为n层实体.同一层的实体叫对等实体
  2. 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对等实体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水平】
  • 语法:规定传输数据的格式
  • 语义:规定所要完成的功能
  • 同步:规定各种操作的顺序
  1. 接口(访问服务点SAP):上层使用下层服务的入口
  2. 服务:下层为相邻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垂直】
PCI+SDU=PDU
  1. SDU服务数据单元:为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功能而应传送的数据.
  2. PCI协议控制信息:控制协议操作的信息.
  3. PDU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元.
  • 上一层的PDU作为下一层的SDU

五、OSI参考模型

“物联网淑惠试用”

OSI 七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 The top four layers are end-to-end,The next three layers are point-to-point
  • The intermediate system has only the following three layers
应用层
  • 所有能和用户交互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
  • 典型应用层服务: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SMTP)、万维网(HTTP)
表示层
  • 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
  • 功能一:数据格式变换(翻译官)
  • 功能二:数据加密解密
  • 功能三:数据压缩和恢复
会话层
  • 向表示层实体/用户提供建立连接并在连接上有序地传输数据,这是会话,也是建立同步(SYN)
  • 功能一: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 功能二:Use checkpointing to make the session from the checkpoint when the communication is in effect/同步点继续恢复通信,实现数据同步,适用于传输大文件.
传输层
  • 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的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
  • 传输单位是报文段or user data segment
  • 功能一:可靠传输、不可靠传输
  • 功能二:差错控制
  • 功能三:流量控制(Sender and receiver speed coordination)
  • 功能四:复用分用
网络层
  • 主要任务是把分组从源端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 网络层传输单位是数据报
  • 功能一:路由选择-最佳路径
  • 功能二:流量控制
  • 功能三:差错控制
  • 功能四:拥塞控制
数据链路层
  • 主要任务是把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
  • 数据链路层/链路层的传输单位是
  • 功能一:成帧(定义帧的开始和结束)
  • 功能二:差错控制 帧错+位错
  • 功能三:流量控制
  • 功能四:访问控制 控制对信道的访问
物理层
  • 主要任务是在物理媒体上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 物理层传输单位是比特
  • 透明传输:指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应当能够在链路上传送
  • 功能一:定义接口特性
  • 功能二:定义传输模式 (单工、半双工、双工)
  • 功能三:定义传输速率
  • 功能四:比特同步
  • 功能五:比特编码

六、TCP/IP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TCP/IP协议栈
应用层HTTP,FTP,DNS
传输层TCP,UDP
网际层IP
网络接口层Ethernet,ATM,Frame Relay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不同点

\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
网络层无连接+面向连接无连接
传输层面向连接无连接+面向连接

七、五层参考模型

五层参考模型功能协议
应用层支持各种网络应用FTP、SMTP、HTTP
传输层进程-进程的数据传输TCP、UDP
网络层Data packets and routing forwarding from the source host to the destination hostIP、ICMP、OSPF
数据链路层Assemble the data passed from the network layer into framesEthernet、PPP
物理层比特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