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兆以太网硬件设计及链路层 MAC 协议格式

以太网系列文章:
(1)千兆以太网硬件设计及链路层 MAC 协议格式
(2)千兆以太网网络层 ARP 协议的原理与 FPGA 实现
(3)CRC校验代码原理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以太网 MAC 层接口介绍
    • 1.MII 接口
    • 2.GMII 接口
    • 3.RGMII 接口
  • 二、以太网(MAC)帧协议介绍

前言

从本章开始,将分享千兆以太网设计的相关知识。将为大家分享千兆以太网硬件设计及链路层 MAC 协议格式、网络层 ARP 协议的原理与FPGA 实现、网络层 IP 协议介绍与 IP 校验和算法实现、网传输层 UDP 协议原理与FPGA 实现、千兆以太网 UDP 回环测试等实验。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

一、以太网 MAC 层接口介绍

从数据传输角度来看,控制器(FPGA)和 PHY 侧芯片实现以太网传输的数据链路两端,有 3 种主要的接口形式。这 3 种接口形式主要是 MII,GMII 和 RGMII。MII 主要应用在百兆网传输中,而 GMII 和 RGMII 则均可以运用于千兆网,RGMII 相较于 GMII,则可以有更高的数据位通信效率。

1.MII 接口

MII 接口信号连接关系及各信号的介绍如下。
图片[1] - 千兆以太网硬件设计及链路层 MAC 协议格式 - MaxSSL
(注:表格中的方向是站在 MAC 侧角度看的)
图片[2] - 千兆以太网硬件设计及链路层 MAC 协议格式 - MaxSSL
图片[3] - 千兆以太网硬件设计及链路层 MAC 协议格式 - MaxSSL
其中,MAC 侧向 PHY 侧传输数据的时序图如下,参数 t1~t5 是 PHY 芯片能正常接收到数据需要满足的时序参数,VIL 和 VIH 是高低电平的电压标准,电压低于 VIL 表示低电平,电压高于 VIH表示高电平,详细参数参见具体的 PHY 芯片手册。从波形图可以看出,发送数据信号 TXD 和发送使能信号需要在时钟上升沿保持稳定。
图片[4] - 千兆以太网硬件设计及链路层 MAC 协议格式 - MaxSSL
PHY 侧向 MAC 侧传输数据(也就是 MAC 侧接收 PHY 侧传过来的数据)的时序图如下,参数 t1~t5是 PHY 芯片输出数据和与时钟之间的时序参数,VIL和 VIH是高低电平的电压标准,电压低于 VIL 表示低电平,电压高于 VIH 表示高电平,详细参数参见具体的 PHY 芯片手册。
从波形图可以看出,PHY 芯片传出(也就是 MAC 接收)数据信号 RXD 和数据有效信号在时钟上升沿保持稳定。在 MAC 接收数据时,需要根据传过来数据信号的时序特点进行正确的接收。
图片[5] - 千兆以太网硬件设计及链路层 MAC 协议格式 - MaxSSL

2.GMII 接口

GMII 接口信号连接关系及各信号的介绍如下。

图片[6] - 千兆以太网硬件设计及链路层 MAC 协议格式 - MaxSSL
(注:表格中的方向是站在 MAC 侧角度看的)
图片[7] - 千兆以太网硬件设计及链路层 MAC 协议格式 - MaxSSL
与 MII 接口类似,MAC 侧与 PHY 侧之间传输数据的时序图如下,图中的参数是 PHY 芯片能正常接收到数据和 PHY 发出数据需要满足的时序参数,VIL 和 VIH 是高低电平的电压标准,电压低于 VIL 表示低电平,电压高于 VIH 表示高电平,详细参数参见具体的 PHY 芯片手册。从波形图可以看出,发送数据信号 TXD 和发送使能信号需要在时钟 GTX_CLK 的上升沿保持稳定;同样的 PHY 芯片传出(也就是 MAC 接收)数据信号 RXD 和数据有效信号在时钟RX_CLK 上升沿保持稳定。在 MAC 发送/接收数据时,需要满足这些时序要求才能让 PHY 正确收到数据和正确接收到 PHY 传过来数据。
图片[8] - 千兆以太网硬件设计及链路层 MAC 协议格式 - MaxSSL

3.RGMII 接口

RGMII 即 ReducedGMII,是 GMII 的简化版本,将接口信号线数量从 24 根减少到 14 根,时钟频率仍旧为 125MHz,TX/RX 数据宽度从 8 位变为 4 位。RGMII 接口信号连接关系及各信号的介绍如下。
图片[9] - 千兆以太网硬件设计及链路层 MAC 协议格式 - MaxSSL
(注:表格中的方向是站在 MAC 侧角度看的)
图片[10] - 千兆以太网硬件设计及链路层 MAC 协议格式 - MaxSSL
图片[11] - 千兆以太网硬件设计及链路层 MAC 协议格式 - MaxSSL
RGMII 接口为了保持 1000Mbps 的传输速率不变,RGMII 接口在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采样数据。在参考时钟的上升沿发送 GMII 接口中的 TXD[3:0]/RXD[3:0],在参考时钟的下降沿发送 GMII 接口中的 TXD[7:4]/RXD[7:4]。RGMII 同时也兼容 100Mbps 和 10Mbps 两种速率,此时参考时钟速率分别为 25MHz 和 2.5MHz。TX_CTL 信号线上传送 TX_EN 和 TX_ER 两种信息,在 TX_CLK 的上升沿,下降沿发送 TX_ER;同样的,RX_CTL 信号线上也传送 RX_DV和 RX_ER 两种信息,在 RX_CLK 的上升沿传输 RX_DV,下降沿传输 RX_ER。具体时序如下。关于 RTL8211 PHY 芯片具体时序参数与配置的 TXDLY 和 RXDLY 管脚的电平有关,详细可参见RTL8211 芯片手册。
【注:】要实现RGMII 接口的传输,只需要使用Vivado中ODDR或IDDR源语将数据变为时钟上升沿和下降沿传输即可,以至于都不需要任何编码。此部分可参考RGMII 与 GMII 转换电路设计

二、以太网(MAC)帧协议介绍

以太网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局域网组网技术(其他常见局域网组网技术还有令牌环局域网、无线局域网、ATM 局域网),以太网技术的正式标准是 IEEE 802.3 标准,它规定了在以太网中传输的数据帧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片[12] - 千兆以太网硬件设计及链路层 MAC 协议格式 - MaxSSL
在物理层上看,一个完整的以太网帧有 7 个字段,事实上,前两个字段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太网数据帧,它们是以太网在物理层上发送以太网数据时添加上去的。为了实现底层数据的正确阐述,物理层使用 7 个字节前同步码(0 和 1 交替的 56 位(55-55-55-55-55-55-55))实现物理层帧输入/输出同步;使用 1 个字节的 SFD(帧首定界符,固定为 10101011)标识帧的开始。上图中剩下的 5 个字段是真正的以太网数据,其中包含了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它们都是 6 字节长度(通常每个网卡都有 1 个 6 个字节 MAC 地址,以在以太网中唯一地标识自己)。网卡接收数据时,通过将目的地址字段和自身的 MAC 地址做比较,判断是否接收该数据包。通常,将这里的 6 字节目的地址按照下面的格式来书写,如:00-01-02-03-04-05。这 6 个字节在以太网中是按照从左到右(先发该字段的高字节后发字段的低字节)的顺序发送的,同时对每个字节来说,最先发送的是最低位 bit0,最后是最高位 bit7。
各字段的简单介绍如下表。
图片[13] - 千兆以太网硬件设计及链路层 MAC 协议格式 - MaxSSL
在发送以太网帧头时,首先发送的前导码为 7 个字节长度的 0x55,用于帧的同步,它用于告诉潜在的接收方即将发送数据。那么为什么选择这7个字节长度的前导码为0x55呢?由于 0x55 的二进制表现形式为 0101 0101,相当于总线上出现了 7 个字节的 0101 0101。这样,相较总线的高低电平恒定而言,总线电平的波浪式频繁变化会成为一种判断特征,表征即将发送数据。
完成前导码的发送后,接下来发送帧开始符。帧开始符为 1 个字节的 0xD5。0xD5 的二进制表现形式为 1101 0101,其数据特征为出现了两个连续的高电平 1。
在以太网帧中,目的 MAC 地址可以分为三类:单播地址、多播地址和广播地址。单播
地址通常与一个具体网卡的 MAC 地址相对应,它要求第一个字节的 bit0(即最先发出去的位)必须是 0;多播地址则要求第一个字节的 bit0 为 1,这样,在网络中多播地址不会与任何网卡的 MAC 相同,多播数据可以被很多个网卡同时接收;广播地址的所有 48 位全为 1(即 FF-FF-FF-FF-FF-FF),同一局域网中的所有网卡可以接收广播数据包。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