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三类网络拓扑结构
所谓“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最早是用来刻画网络拓扑结构的术语。1964年,美国兰德公司发布了一份关于分布式通信的报告,提出了三种网络结构(如图1)。其中,(a)类结构被称为“中心化星型网络”,(b)类结构被称为“去中心化网络”,(c)类结构则被称为“分布式网络”。“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由此得名。不过,在后来的文献中,图1中的(b)(c)两类结构通常都被称为“去中心化”的,并且(c)类网络通常被认为是更为典型的去中心化结构。需要指出的是,在网络科学中,网络拓扑结构通常是和权力联系在一起的。中心化意味着网络的权力集中于单一的中心节点,而去中心化则意味着网络的权力分散在多个节点。
中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一个集中所有资源和数据的地方,是所有路径的交错点。中心的意义在于控制。尤其是在工业时代,人们将生产和工作都集中在一起,从而达到完全控制的目的。然而,中心化也有致命的弱点。在这样的系统中,所有的信息和决策都需要经过中心节点。各个节点的信息必须经过层层上报,集中到中心,经过中心处理之后,再返回到各个节点。在信息的上报过程,很可能会产生扭曲,中心节点利用这种扭曲的信息,很难作出正确的决定。即使信息没有扭曲,中心节点作出的决定也是非常正确的,但它的指令经过重重层级传回到各个节点后,也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扭曲。与此同时,中心化系统非常脆弱。一旦中心节点被攻破,整个网络系统就会陷入瘫痪。此外,中心化还会造成信息的过度集中,因而也增大了信息泄露等各种风险。
为了防止中心化的种种问题,人们一直在探索去中心化的方案。在这些方案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互联网。最初,互联网是出于军事用途而设计的。为了预防战时指挥中枢遭到破坏的威胁,互联网采用了去中心化的结构。在互联网技术“军转民”之后,这个特性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希望。不少人认为,借助互联网,所有人之间都可以进行点对点的交流,从而可以很好地实现去中心化,进而规避中心化所导致的种种问题。
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想法完全是一厢情愿。在现实中,互联网将太多的人联结了起来,这固然让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成为了可能,但是如何在网络之中找到自己需要交互的人却成了问题,这需要巨大的搜寻和匹配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互联网平台应运而生。从最为一般的定义上讲,平台就是为人们提供交易、撮合服务的场所、机构或个人。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平台不是现在才有的,但在传统条件下,受制于地理条件、交易成本等因素,平台模式一直不太重要。而互联网技术正好让平台的发展突破了以上限制,因而一批平台得以迅速崛起。平台的兴起,一方面大幅提升了匹配效率,让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变得更为便利了,但另一方面,也让原本去中心化的互联网重新归于中心化,而一些大型平台就成为了整个互联网的中心。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让人们重新看到了去中心化的希望。人们之所以对区块链抱有这样的希望,主要还是由于区块链本身的技术结构决定的:一方面,区块链采用的是P2P网络。从拓扑结构上看,其网络结构就是去中心化的(更确切地说是分布式的),任何节点之间都可以实现互联。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区块链通过时间戳、智能合约等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信任成本。在传统的交互中,信任成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易成本。而在互联网上,人们之所以需要平台,很大原因就是信任问题难以解决,需要平台这个第三方来提供担保。而区块链则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去信任化”,从而让人们可以抛开中介,直接进行交互。这样一来,就让“去中心化”变得更加可行了。
正是基于以上技术条件,人们才认为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将有效地推进“去中心化”的进程。
当然,区块链本身只是一种技术,它本身只能带来去中心化的可能,而不一定会带来去中心化的现实。更为重要的是,区块链能实现的,其实只是一种交互方式的去中心化,对于交互背后的权力去中心化,则无能为力。事实上,现在世界上的几大区块链项目都出现了算力的高度集中,一小部分用户可以通过巨大的算力掌握对区块链的绝对控制权。从这个意义上讲,区块链要实现真正的去中心化,可能还任重而道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人们十分向往去中心化,但其实中心化本身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它在很多时候可以带来更高的效率。因此,我们绝不能一味迷信去中心化,而是应该用好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新技术,实现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有机统一。
原文地址:https://www.yuanwze.cn/blockchain/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