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入数据链路层的目的
1.目的意义
数据链路层是体系结构中的第二层;
从发送端来讲,物理层可以将数据链路层交付下来的数据,装换成光,电信号发送到传输介质上了
从接收端来讲,物理层能将传输介质的光,电信号接受还原成比特流;要交给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自己要保障所发出的数据能正确的到达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
2.数据链路层基本功能
1)数据的完整性标记:数据的封装
2)数据的正确性保障:数据的差错识别(数据的差错识别检测)
3)衍生出附加的功能:数据的透明传输功能
基本功能 实现方法需要掌握
3.数据的封装怎么实现—-数据两端加堵的方式完成的
1)面向特殊字符的形式进行封装
在计算机世界,预先约定了一些特殊字符用于作为网络数据传输控制使用
EOF数据开始 EOT数据结束 特定的字符(bit构成数据)
引入一个转义字符的功能 ESC(转义字符)
2)面向比特的封装方式
定义了一些特殊的bit组合来表示数据的封装功能
01111110构成一个字节
4.如何保障传输数据的正确性—-附加校验码的方式
1)各种校验码附加在发送数据后面
2)常见的校验码:奇校验 偶校验 汉明码(海明码) CRC循环冗余校验
二,链路的分配机制
1.名词
物理线路:传输介质的物理构成
数据链路(链路):在物理传输介质之上施加了额外的控制指令(信息)的数据通路
2.链路分配机制
静态分配机制:每个结点在特定时间上去使用链路
动态分配机制:每个结点随机的去使用链路
两种方案的优缺点:
前者操作简单易于实现,但效率不一定高
后者操作不易于实现,但效率会高,但潜在一个问题,随机必然会导致冲突
三,点对点传输协议PPP
点对点:意味着两个结点的数据链路层之间使用的一种传输控制协议
常见场景是:终端客户与运营商最后一公里的数据链路上使用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