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易智编译将带大家一起了解下同行评审,具体介绍了什么是同行评审,同行评审的形式以及过程。
一、什么是同行评审
同行评审(Peer review,是一种审查程序,即一位作者的学术著作或计划让同一领域的其他专家学者来加以评审)。
出版社主要以同行评审的方法来筛选稿件录取与否,在提供科研基金的单位,也是以同行评审的方式来决定研究奖助金是否授予。
二、同行评审的形式有哪些
学术期刊的审稿过程一般包括编辑初审、同行评审和主编终审等环节。其中同行评审是最关键重要的环节。
科技期刊的同行评审基本上可分为单盲评审、双盲评审和公开评审三种形式。单盲评审是指作者姓名对审稿人公开,但审稿人姓名不对作者公开的评审。双盲评审是指作者姓名和审稿人姓名互不公开的评审。
公开评审是指作者姓名和审稿人姓名互相公开的评审。全球学术与专业出版者协会的调查表明,学术期刊采用最多的是单盲评审形式,其次是双盲评审,最少的是公开评审。
三、同行评审过程
通常一篇文章由二到三人审查,大多数文章经过审稿后可能有如下结果:
无条件接受原稿,直接发表;
接受稿件但是需要作者在就某些观点再作加强;
退稿,但是鼓励文稿修改后再重新投稿;
直接退稿。
四、同行评审的局限性
同行评审制度起源于1665年创刊的学术期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和 “Journal des Séavans”,考虑到期刊的工作人员有限,难以准确判断文章质量。
所以借助同行专家分析稿件的学术水平与学术质量,来判别稿件的可接受性和其研究的真实性,为期刊是否发表该论文提供智力支持。
尽管同行评审模式已有350多年的历史,也一直支撑着期刊出版业的蓬勃发展。但它并非完美,随着期刊数量和信息量的激增,论文撤稿事件不时被报道,传统的同行评审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
第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使得科学领域更加细分,专家们对自己专门研究领域之外的专业领域了解有限,很多时候会因为投稿人科学研究中有超出其知识结构的内容而错误判断该研究的创新性和重要性。
第二,鉴于有些含有错误或者欺骗性的研究成果仍然发表,很多人认为同行评审制度带有一定的倾向性,有利于领域中以及确立的理论和知名学者,会在一定程度上扼杀科学创新。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审稿人的选择不合适,审稿人的审稿工作不关乎他们实际工作的晋升和科研成果的推进与发表。
五、编辑和审稿人在同行评审过程中都面临困扰
编辑人员经常表示组织高质量的同行评审是工作中的难点,努力寻找合适的审稿人,寻找更好的方法去筛选评审资格和可能的利益冲突,并且积极联系并鼓励专家们进行同行评审,而且这个复杂的过程也相当程度上减慢了学术交流的效率。
审稿人也有他们的困扰,审稿数量多时,会占据审稿人大量的时间,但这部分工作没有任何认可和补偿,对其工作岗位和个人成就的贡献远远比不上发表文章,学术爱好和责任的驱使并不能足够激励审稿人。
六、关于Publons:
为了让审稿人的工作得到应有的奖励和尊重,同时鼓励研究人员积极参与并认真对待同行评审工作,2013年新西兰天使投资人资助30万美元创立了Publons。
Publons是由Andrew Preston和Daniel Johnston共同创办的,旨在通过改进同行评审过程来加速科学研究的发展。2017年6月,Publons被科睿唯安收购。
Publons是一个同行评审认证平台,将审稿工作和学术评论转化为可衡量的产出。专家可以在Publons一站式地记录他们为世界各地的期刊所进行的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
同时,Publons也与出版商和期刊合作,以确保审稿人和编辑的每项工作都能得到认可,包括匿名评论以及未发表的论文。作为全球最大的同行评议平台,Publons在每年的同行评议周期间会颁布当年的同行评议奖项,表彰过去一年中为全球学术共同体做出卓越贡献的审稿人。
2019年9月11号,科睿唯安Publons发布了2019年顶级审稿人奖。Publons是世界最权威的学术评价机构科睿唯安 (就是大名鼎鼎的SCI数据库的东家) 旗下板块,基于同行评审,开展学术评价,每年颁奖一次,对积极从事审稿的科研工作者予以鼓励。
以上就是关于同行评审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推荐审稿人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