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原文《10万字智慧政务大数据平台项目建设方案222页[Word]》(获取来源见文尾),本文精选其中精华及架构部分,逻辑清晰、内容完整,为快速形成售前方案提供参考。

1.1项目建设目标

推进市一级政府搭建数字政府建设的规划要求,结合市一级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现状,牢牢抓住市一级政府政务大数据应用的痛点,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以“统筹规划、集约建设、共享共治”为原则加强市一级政府政务大数据顶层设计。通过市一级政府政务大数据能力平台项目建设,以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智慧化为实施路径,加快实现“平台通、数据通、信用通、业务通”,推动政府全方位、系统性变革和数字化转型,建立服务高效、治理精准、决策科学的新型政府运行模式,提升政府运行效能,优化营商环境,为推动“新基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1.2市一级政务大数据应用的痛点分析

尽管目前市一级政府普遍在数据治理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仍存在数据管理机制尚未健全、数据标准执行效果不佳、数据共享能力有待加强、数据应用能力仍需提升等问题。1、数据共享难质量不高:各个部门审批系统数据共享难,数据推送不及时,经常掉件、错件,已有的部分数据存在数据质量问题,导致线下、网上办件效率不高。2、数据小农意识:越来越多部门意识到“数据是一种财富”的时候,反而阻碍了内部数据资源的整合。存在着严重的“数据小农意识”,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导致一个个“信息孤岛”的产生。3、数据烟囱林立:政府各部门独立开展本单位信息化建设,无论是逻辑上还是物理上都是分散的,很多相同的信息在不同的部门被重复采集和存储,但格式各异,内容不一,导致“数据烟囱”林立。同时,面向部分国垂和省垂信息化系统,现阶段这类系统的数据还难以采集和获取。4、数据标准缺失:如果上级标准不明确不细化,下级如何开展数据标准梳理工作下级部门形成了标准,如何得到上级认可?如何与其它地方标准对接?5、数据管理无序:数据管理工作无序化现象严重,各政府部门重本单位需要轻跨部门统筹要求,存在利益固化的体制壁垒,困扰政府数据治理的可持续发展。6、数据质量不高:数据质量不高,数据标准不统一,难以用统一的数据模型或者数据算法完成。7、数据多效果少:信息孤岛、数字鸿沟依然严峻,数据价值的普惠化不足;数据质量不高,数据资源流通不畅,管理能力弱,数据价值难以被有效挖掘利用。8、科技新落地少:应用领域不广泛、程度不深,尚未体现出数据融合的价值。善政、兴业、惠民的数据应用场景少,体验还处于节点化阶段,只存在于某项服务、某个系统、某个平台,尚未走向全网化。9、单点强全局弱:数据平台、应用系统建设侧重功能叠加,忽略了能力叠加;硬件过度建设,全局数据智能不足;单极化、断头式服务导致政府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仍然不足。

1.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3.1政务平台总体技术架构

1.3.2政务平台总体设计

1.3.3“数据层”的服务能力提升

一、完善数据治理标准在国家和省政务数据治理相关标准框架下,开展数据采集汇聚、数据共享开放、数据安全以及数据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1)完善统一事项目录和数据资源目录,形成部门数据责任清单、系统数据清单、数据需求清单等“三张清单”,建立统一的事项目录和数据资源目录,使得两个目录的规范率达到90%以上。(2)完善数据采集汇聚机制,实现对市直部门及重点行业的基本数据的完整收集。(3)完善数据更新机制,实现数据鲜活率达到90%,为政务业务的开展提供鲜活的数据支撑。(4)完善省市区数据共享模式和共享渠道。构建省、市一体化共享体系,建立完善数据共享机制,最终实现信息共享率达到90%。二、加快数据仓库建设(1)完善基础库建设,按统一的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要求,建设完善自然人、法人单位、社会信用、电子证照等基础信息库。(2)加快主题库建设,在汇聚整合部门基础库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完善市级主题库,并由业务部门牵头建设政务服务、宏观经济、营商环境、精准扶贫等专题库。(3)完成监管数据中心建设,按照国家“互联网+监管”平台的建设要求,梳理市一级政府监管目录,完成互联网+监管核心业务基础数据库和主题数据库建库。(4)实现时空大数据中心建设,按照市一级政府“统一数据资源”的要求,对已有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进行坐标转换、格式转换、数据建库;基于一个数字网格,创新管理与服务模式,实现社会治理、疫情防控、监管功能叠加的网格划分与建库。

三、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据确权、追溯数据确权:当数据从各专业系统集成至大数据中心应用层形成时,要进行一定的数据封锁、确权,明确数据管理权,可保证对外提供数据的安全性,不会造成其他人对数据的篡改、转发等。通过区块链零知识证明技术实现对数据保密和对外服务双重需求。一方面保证了数据加密安全,二是体现了数据在保护隐私的环境下进行业务上的多方验证。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实现价值数据的授权使用,赋予数据所有人以权力,以智能合约对价值数据的接入、请求、授权、共享行为进行管控,数据供需两端权责分明、无可抵赖。数据追溯:系统会按照时间顺序链接每次数据使用信息,不会像普通的中心化数据库容易被篡改,从而可以实现数据流上的可追溯,用户在“授权记录”中可以随时随地查询授权时间、数据类型信息,并可在使用后随时解绑。需要说明的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数据信息是公开的,但数据流向是被严格保密的,这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四、强化数据管理机制(1)制定政府数据管理责任,强化绩效评估,推动数据治理工作持续有效开展。(2)建立数据质量问题处理机制,规范数据质量问题处理流程,拓宽数据纠错反馈渠道,提高数据问题解决的及时性,切实提高数据质量,确保相关数据的一致性、规范性和完整性。

1.3.4“支撑层”的分布式架构改造

一、分布式云架构改造随着分布式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大力发展和交叉融合,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分布式架构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集中式架构的成本高,扩展性差等问题。且云计算特有的热迁移,亲和性和背离性等特性可以有效的提高了业务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面向未来市一级政府政务大数据的应用场景,采用分布式云架构对政务云平台进行改造升级。市区两层平台对接二、区块链平台建设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简单来说,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

1.3.5“应用层”的深度挖掘和关联应用

一、自然人画像以公安人口数据为基础,逐步融合卫计委、民政厅、人社厅、教育厅等部门的相关信息资源,重点建设和整合公安户籍信息、人口普查信息、公务员信息、社会保障信息和人事关系信息等信息资源,扩展健康、收入、婚姻、社保、救助、贫困、残疾、流动、死亡等信息,逐渐丰富人口基础信息资源条目,构建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的、全市统一的、可共享的人口综合信息库。为全市相关部门的业务应用、跨部门业务应用和宏观决策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与服务。同时,确定企业和社会公众各类人员的访问权限,实现人口信息全方位服务。二、企业画像综合各委办局法人信息,构建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全市统一的、可共享的法人综合信息库。包括各类法人单位的组织结构、股权结构、经营范围、资产规模、税源税收、销售收入、就业人数、人才构成、产品服务等信息,为全市相关部门的业务应用、跨部门业务应用和宏观决策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与服务。三、人企立方(关联图谱)运用图数据库,将自然人画像和企业画像进行关联,建立自然人与法人之间的关联图谱,为全市相关部门的业务应用、跨部门业务应用和宏观决策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与服务。四、时空大数据服务充分运用自然人画像、企业画像、人企立方、轨迹信息和地址信息建立社会治理、疫情防控、监管功能叠加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五、运营指挥中心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基于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支撑环境,以政务管理主题库为基础,扩展建设新型城市智慧中心业务所需地理信息库、业务库、主题库和指标库,建设融合业务展示系统,提供综合的运行监测、信息查询展示、信息简报呈现、数据分析、联动指挥、决策支持等资源服务应用。实现市政府领导及相关委办的融合数据资源视角,实现数据信息资源融合服务与创新服务,通过系统达到及时了解本市发展的综合情况,及时掌握发展动态,为政策拟定提供依据。

1.3.6“展示层”的多媒体融合

一、GIS平台建设对外提供统一的资源展示窗口,满足时空信息的使用需求;完善平台的空间分析服务方法,实现时空大数据下的复杂GIS分析;建设时空大数据的挖掘与可视化服务能力,梳理平台的服务层次和体系,提升平台的时空信息服务支撑能力。二、可视化平台建设该平台可将清洗整理后的各类成果数据和指标通过图表、动画等形式形象、直观的展现。既可通过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渠道公开发布,也可通过政务外网数据直报系统向政府定期推送,即可展示于会议室大屏,也可展示于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以便于政府科学化精细化决策。可视化平台:三、AI人工智能平台建设人工智能平台是数据应用的进一步延伸,推动数据应用进一步智能化,将在数据治理平台进行的一系列的数据服务构建操作进行智能化实现,让数据的接入、存储、分析展现、训练、到构建管道更加自动化。主要能力包括文本文档处理、机器视觉及语音智能等,在提供通用能力的基础上,需要结合数据和业务需求进行AI能力的定制化适配。

喜欢文章,您可以点赞+评论+转发本文,了解更多内容请私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