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学通Python(二十三):RESTful架构和DRF入门


专栏介绍

结合自身经验和内部资料总结的Python教程,每天3-5章,最短1个月就能全方位的完成Python的学习并进行实战开发,学完了定能成为大佬!加油吧!卷起来!

全部文章请访问专栏:《Python全栈教程(0基础)》


文章目录

    • 专栏介绍
    • RESTful架构和DRF入门
      • REST概述
      • DRF使用入门
        • 安装和配置DRF
        • 编写序列化器
        • 编写视图函数
        • 实现老师信息数据接口
      • 前后端分离下的用户登录
        • JWT概述
        • JWT的优缺点
        • 使用PyJWT

RESTful架构和DRF入门

把软件(Software)、平台(Platform)、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做成服务(Service)是很多IT企业都一直在做的事情,这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SasS(软件即服务)、PasS(平台即服务)和IasS(基础设置即服务)。实现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有诸多的方式,包括RPC(远程过程调用)、Web Service、REST等,在技术层面上,SOA是一种抽象的、松散耦合的粗粒度软件架构;在业务层面上,SOA的核心概念是“重用”和“互操作”,它将系统资源整合成可操作的、标准的服务,使得这些资源能够被重新组合和应用。在实现SOA的诸多方案中,REST被认为是最适合互联网应用的架构,符合REST规范的架构也经常被称作RESTful架构。

REST概述

REST这个词,是Roy Thomas Fielding在他2000年的博士论文中提出的,Roy是HTTP协议(1.0和1.1版)的主要设计者、Apache服务器软件主要作者、Apache基金会第一任主席。在他的博士论文中,Roy把他对互联网软件的架构原则定名为REST,即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的缩写,中文通常翻译为“表现层状态转移”或“表述状态转移”。

这里的“表现层”其实指的是“资源”的“表现层”。所谓资源,就是网络上的一个实体,或者说是网络上的一个具体信息。它可以是一段文本、一张图片、一首歌曲或一种服务。我们可以用一个URI(统一资源定位符)指向资源,要获取到这个资源,访问它的URI即可,URI就是资源在互联网上的唯一标识。资源可以有多种外在表现形式。我们把资源具体呈现出来的形式,叫做它的“表现层”。比如,文本可以用text/plain格式表现,也可以用text/html格式、text/xml格式、application/json格式表现,甚至可以采用二进制格式;图片可以用image/jpeg格式表现,也可以用image/png格式表现。URI只代表资源的实体,不代表它的表现形式。严格地说,有些网址最后的.html后缀名是不必要的,因为这个后缀名表示格式,属于“表现层”范畴,而URI应该只代表“资源”的位置,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应该在HTTP请求的头信息中用AcceptContent-Type字段指定,这两个字段才是对“表现层”的描述。

访问一个网站,就代表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的一个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势必涉及到数据和状态的变化。Web应用通常使用HTTP作为其通信协议,客户端想要操作服务器,必须通过HTTP请求,让服务器端发生“状态转移”,而这种转移是建立在表现层之上的,所以就是“表现层状态转移”。客户端通过HTTP的动词GET、POST、PUT(或PATCH)、DELETE,分别对应对资源的四种基本操作,其中GET用来获取资源,POST用来新建资源(也可以用于更新资源),PUT(或PATCH)用来更新资源,DELETE用来删除资源。

简单的说RESTful架构就是:“每一个URI代表一种资源,客户端通过四个HTTP动词,对服务器端资源进行操作,实现资源的表现层状态转移”。

我们在设计Web应用时,如果需要向客户端提供资源,就可以使用REST风格的URI,这是实现RESTful架构的第一步。当然,真正的RESTful架构并不只是URI符合REST风格,更为重要的是“无状态”和“幂等性”两个词,我们在后面的课程中会为大家阐述这两点。下面的例子给出了一些符合REST风格的URI,供大家在设计URI时参考。

请求方法(HTTP动词)URI解释
GET/students/获取所有学生
POST/students/新建一个学生
GET/students/ID/获取指定ID的学生信息
PUT/students/ID/更新指定ID的学生信息(提供该学生的全部信息)
PATCH/students/ID/更新指定ID的学生信息(提供该学生的部分信息)
DELETE/students/ID/删除指定ID的学生信息
GET/students/ID/friends/列出指定ID的学生的所有朋友
DELETE/students/ID/friends/ID/删除指定ID的学生的指定ID的朋友

DRF使用入门

在Django项目中,如果要实现REST架构,即将网站的资源发布成REST风格的API接口,可以使用著名的三方库djangorestframework ,我们通常将其简称为DRF。

安装和配置DRF

安装DRF。

# 任何问题欢迎+作者v:taosu-tspip install djangorestframework

配置DRF。

INSTALLED_APPS = ['rest_framework',]# 下面的配置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设置REST_FRAMEWORK = {# 配置默认页面大小# 'PAGE_SIZE': 10,# 配置默认的分页类# 'DEFAULT_PAGINATION_CLASS': '...',# 配置异常处理器# 'EXCEPTION_HANDLER': '...',# 配置默认解析器# 'DEFAULT_PARSER_CLASSES': (# 'rest_framework.parsers.JSONParser',# 'rest_framework.parsers.FormParser',# 'rest_framework.parsers.MultiPartParser',# ),# 配置默认限流类# 'DEFAULT_THROTTLE_CLASSES': (# '...'# ),# 配置默认授权类# 'DEFAULT_PERMISSION_CLASSES': (# '...',# ),# 配置默认认证类# 'DEFAULT_AUTHENTICATION_CLASSES': (# '...',# ),}

编写序列化器

前后端分离的开发需要后端为前端、移动端提供API数据接口,而API接口通常情况下都是返回JSON格式的数据,这就需要对模型对象进行序列化处理。DRF中封装了Serializer类和ModelSerializer类用于实现序列化操作,通过继承Serializer类或ModelSerializer类,我们可以自定义序列化器,用于将对象处理成字典,代码如下所示。

# 任何问题欢迎+作者v:taosu-tsfrom rest_framework import serializers class SubjectSerializer(serializers.ModelSerializer):class Meta:model = Subjectfields = '__all__'

上面的代码直接继承了ModelSerializer,通过Meta类的model属性指定要序列化的模型以及fields属性指定需要序列化的模型字段,稍后我们就可以在视图函数中使用该类来实现对Subject模型的序列化。

编写视图函数

DRF框架支持两种实现数据接口的方式,一种是FBV(基于函数的视图),另一种是CBV(基于类的视图)。我们先看看FBV的方式如何实现数据接口,代码如下所示。

from rest_framework.decorators import api_viewfrom rest_framework.response import Response@api_view(('GET', ))def show_subjects(request: HttpRequest) -> HttpResponse:subjects = Subject.objects.all().order_by('no')# 创建序列化器对象并指定要序列化的模型serializer = SubjectSerializer(subjects, many=True)# 通过序列化器的data属性获得模型对应的字典并通过创建Response对象返回JSON格式的数据return Response(serializer.data)

对比上一个章节的使用bpmapper实现模型序列化的代码,使用DRF的代码更加简单明了,而且DRF本身自带了一套页面,可以方便我们查看我们使用DRF定制的数据接口,如下图所示。
图片[1] - 一个月学通Python(二十三):RESTful架构和DRF入门 - MaxSSL
直接使用上一节写好的页面,就可以通过Vue.js把上面接口提供的学科数据渲染并展示出来,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实现老师信息数据接口

编写序列化器。

class SubjectSimpleSerializer(serializers.ModelSerializer):class Meta:model = Subjectfields = ('no', 'name')class TeacherSerializer(serializers.ModelSerializer):class Meta:model = Teacherexclude = ('subject', )

编写视图函数。

@api_view(('GET', ))def show_teachers(request: HttpRequest) -> HttpResponse:try:sno = int(request.GET.get('sno'))subject = Subject.objects.only('name').get(no=sno)teachers = Teacher.objects.filter(subject=subject).defer('subject').order_by('no')subject_seri = SubjectSimpleSerializer(subject)teacher_seri = TeacherSerializer(teachers, many=True)return Response({'subject': subject_seri.data, 'teachers': teacher_seri.data})except (TypeError, ValueError, Subject.DoesNotExist):return Response(status=404)

配置URL映射。

urlpatterns = [path('api/teachers/', show_teachers),]

通过Vue.js渲染页面。

<!DOCTYPE html><html lang="en"><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老师信息</title><style>/* 此处省略掉层叠样式表 */</style></head><body><div id="container"><h1>{{ subject.name }}学科的老师信息</h1><hr><h2 v-if="loaded && teachers.length == 0">暂无该学科老师信息</h2><div class="teacher" v-for="teacher in teachers"><div class="photo"><img :src="'/static/images/' + teacher.photo" height="140" alt=""></div><div class="info"><div><span><strong>姓名:{{ teacher.name }}</strong></span><span>性别:{{ teacher.sex | maleOrFemale }}</span><span>出生日期:{{ teacher.birth }}</span></div><div class="intro">{{ teacher.intro }}</div><div class="comment"><a href="" @click.prevent="vote(teacher, true)">好评</a>(<strong>{{ teacher.good_count }}</strong>)<a href="" @click.prevent="vote(teacher, false)">差评</a>(<strong>{{ teacher.bad_count }}</strong>)</div></div></div><a href="/static/html/subjects.html">返回首页</a></div><script src="https://cdn.bootcdn.net/ajax/libs/vue/2.6.11/vue.min.js"></script><script>let app = new Vue({el: '#container',data: {subject: {},teachers: [],loaded: false},created() {fetch('/api/teachers/' + location.search).then(resp => resp.json()).then(json => {this.subject = json.subjectthis.teachers = json.teachers})},filters: {maleOrFemale(sex) {return sex" />'男': '女'}},methods: { vote(teacher, flag) {let url = flag? '/praise/' : '/criticize/'url += '?tno=' + teacher.nofetch(url).then(resp => resp.json()).then(json => {if (json.code === 10000) {if (flag) {teacher.good_count = json.count} else {teacher.bad_count = json.count}}})}}})</script></body></html>

前后端分离下的用户登录

之前我们提到过, HTTP是无状态的,一次请求结束连接断开,下次服务器再收到请求,它就不知道这个请求是哪个用户发过来的。但是对于一个Web应用而言,它是需要有状态管理的,这样才能让服务器知道HTTP请求来自哪个用户,从而判断是否允许该用户请求以及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个过程就是常说的会话管理

之前我们做会话管理(用户跟踪)的方法是:用户登录成功后,在服务器端通过一个session对象保存用户相关数据,然后把session对象的ID写入浏览器的cookie中;下一次请求时,HTTP请求头中携带cookie的数据,服务器从HTTP请求头读取cookie中的sessionid,根据这个标识符找到对应的session对象,这样就能够获取到之前保存在session中的用户数据。我们刚才说过,REST架构是最适合互联网应用的架构,它强调了HTTP的无状态性,这样才能保证应用的水平扩展能力(当并发访问量增加时,可以通过增加新的服务器节点来为系统扩容)。显然,基于session实现用户跟踪的方式需要服务器保存session对象,在做水平扩展增加新的服务器节点时,需要复制和同步session对象,这显然是非常麻烦的。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案,一种是架设缓存服务器(如Redis),让多个服务器节点共享缓存服务并将session对象直接置于缓存服务器中;另一种方式放弃基于session的用户跟踪,使用基于token的用户跟踪

基于token的用户跟踪是在用户登录成功后,为用户生成身份标识并保存在浏览器本地存储(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cookie等)中,这样的话服务器不需要保存用户状态,从而可以很容易的做到水平扩展。基于token的用户跟踪具体流程如下:

  1. 用户登录时,如果登录成功就按照某种方式为用户生成一个令牌(token),该令牌中通常包含了用户标识、过期时间等信息而且需要加密并生成指纹(避免伪造或篡改令牌),服务器将令牌返回给前端;
  2. 前端获取到服务器返回的token,保存在浏览器本地存储中(可以保存在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中,对于使用Vue.js的前端项目来说,还可以通过Vuex进行状态管理);
  3. 对于使用了前端路由的项目来说,前端每次路由跳转,可以先判断localStroage中有无token,如果没有则跳转到登录页;
  4. 每次请求后端数据接口,在HTTP请求头里携带token;后端接口判断请求头有无token,如果没有token以及token是无效的或过期的,服务器统一返回401;
  5. 如果前端收到HTTP响应状态码401,则重定向到登录页面。

通过上面的描述,相信大家已经发现了,基于token的用户跟踪最为关键是在用户登录成功时,要为用户生成一个token作为用户的身份标识。生成token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是使用JSON Web Token。

JWT概述

JSON Web Token通常简称为JWT,它是一种开放标准(RFC 7519)。随着RESTful架构的流行,越来越多的项目使用JWT作为用户身份认证的方式。JWT相当于是三个JSON对象经过编码后,用.分隔并组合到一起,这三个JSON对象分别是头部(header)、载荷(payload)和签名(signature),如下图所示。

图片[2] - 一个月学通Python(二十三):RESTful架构和DRF入门 - MaxSSL

  1. 头部

    //任何问题欢迎+作者v:taosu-ts{"alg": "HS256","typ": "JWT"}

    其中,alg属性表示签名的算法,默认是HMAC SHA256(简写成HS256);typ属性表示这个令牌的类型,JWT中都统一书写为JWT

  2. 载荷

    载荷部分用来存放实际需要传递的数据。JWT官方文档中规定了7个可选的字段:

    • iss :签发人
    • exp:过期时间
    • sub:主题
    • aud:受众
    • nbf:生效时间
    • iat:签发时间
    • jti:编号

    除了官方定义的字典,我们可以根据应用的需要添加自定义的字段,如下所示。

    {"sub": "1234567890","nickname": "jackfrued","role": "admin"}
  3. 签名

    签名部分是对前面两部分生成一个指纹,防止数据伪造和篡改。实现签名首先需要指定一个密钥。这个密钥只有服务器才知道,不能泄露给用户。然后,使用头部指定的签名算法(默认是HS256),按照下面的公式产生签名。

    HS256(base64Encode(header) + '.' + base64Encode(payload), secret)

    算出签名以后,把头部、载荷、签名三个部分拼接成一个字符串,每个部分用.进行分隔,这样一个JWT就生成好了。

JWT的优缺点

使用JWT的优点非常明显,包括:

  1. 更容易实现水平扩展,因为令牌保存在浏览器中,服务器不需要做状态管理。
  2. 更容易防范CSRF攻击,因为在请求头中添加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中的token必须靠JavaScript代码完成,而不是自动添加到请求头中的。
  3. 可以防伪造和篡改,因为JWT有签名,伪造和篡改的令牌无法通过签名验证,会被认定是无效的令牌。

当然,任何技术不可能只有优点没有缺点,JWT也有诸多缺点,大家需要在使用的时候引起注意,具体包括:

  1. 可能会遭受到XSS攻击(跨站脚本攻击),通过注入恶意脚本执行JavaScript代码获取到用户令牌。
  2. 在令牌过期之前,无法作废已经颁发的令牌,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额外的中间层和代码来辅助。
  3. JWT是用户的身份令牌,一旦泄露,任何人都可以获得该用户的所有权限。为了降低令牌被盗用后产生的风险,JWT的有效期应该设置得比较短。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权限,使用时应通过其他方式再次对用户进行认证,例如短信验证码等。

使用PyJWT

在Python代码中,可以使用三方库PyJWT生成和验证JWT,下面是安装PyJWT的命令。

pip install pyjwt

生成令牌。

payload = {'exp': datetime.datetime.utcnow() + datetime.timedelta(days=1),'userid': 10001}token = jwt.encode(payload, settings.SECRET_KEY).decode()

验证令牌。

try:token = 'eyJ0eXAiOiJKV1QiLCJhbGciOiJIUzI1NiJ9.eyJleHAiOjE1OTQ4NzIzOTEsInVzZXJpZCI6MTAwMDF9.FM-bNxemWLqQQBIsRVvc4gq71y42I9m2zt5nlFxNHUo'payload = jwt.decode(token, settings.SECRET_KEY)except InvalidTokenError:raise AuthenticationFailed('无效的令牌或令牌已经过期')

遇到问题,文中示例代码获取请点击下方卡片联系作者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