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处理器程序运行的过程|ARM架构简单介绍(寄存器组|RISC与CISC)


一、ARM处理器程序运行的过程

ARM芯片属于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它所用的指令比较简单,有如下特点:
① 对内存只有读、写指令
② 对于数据的运算是在CPU内部实现
③ 使用RISC指令的CPU复杂度小一点,易于设计

比如对于a=a+b这样的算式,需要经过下面4个步骤才可以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片[1] - ARM处理器程序运行的过程|ARM架构简单介绍(寄存器组|RISC与CISC) - MaxSSL
CPU运行时,先去取得指令,再执行指令:
① 把内存a的值读入CPU寄存器R0
② 把内存b的值读入CPU寄存器R1
③ 把R0、R1累加,存入R0
③ 把R0的值写入内存a
现在,我们知道了:CPU内部有很多寄存器,CPU要从外部设备上读入指令,执行指令。

二、ARM架构简单介绍

IMX6UL使用Cortex-A7架构,本小节简单介绍一下Cortex-A7架构的基础知识,比如运行模式、寄存器组等。

2.1 地址空间——(指令集)RISC和CISC

对于ARM架构,访问内存还是访问外设或者外设的寄存器,都没有任何区别,因为ARM的地址范围都属于同一地址空间,这是ARM所特殊的地方。ARM有一个内存控制器,CPU发出的地址经过内存控制器,通过不同的地址来访问不同的内存或者外设。

假设外设中有一个EMMC controller,外接一个Flash,CPU发出的地址可以到达外设,但是不能到达Flash,想访问Flash必须通过EMMC控制器,这个类似于爷父子三级关系,不能跨级访问,CPU和EMMC所看到的零地址不是同一个东西。
图片[2] - ARM处理器程序运行的过程|ARM架构简单介绍(寄存器组|RISC与CISC) - MaxSSL
以x86架构来进行对比,内存空间和IO空间完全两回事,使用不同的指令来访问内存,两个地址不在同一个空间,
图片[3] - ARM处理器程序运行的过程|ARM架构简单介绍(寄存器组|RISC与CISC) - MaxSSL

2.1.1 RISC

ARM芯片属于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它所用的指令比较简单,有如下特点:① 对内存只有读、写指令
② 对于数据的运算是在CPU内部实现
③ 使用RISC指令的CPU复杂度小一点,易于设计
图片[4] - ARM处理器程序运行的过程|ARM架构简单介绍(寄存器组|RISC与CISC) - MaxSSL

2.1.2 CISC

x86属于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它所用的指令比较复杂,比如某些复杂的指令,它是通过“微程序”来实现的。
比如执行乘法指令时,实际上会去执行一个“微程序”,
在“微程序”里,
一样是去执行这4不操作:
① 读内存a
② 读内存b
③ 计算a*b
④ 把结果写入内存
图片[5] - ARM处理器程序运行的过程|ARM架构简单介绍(寄存器组|RISC与CISC) - MaxSSL

2.1.3 RISC和CISC比较

**1.指令能力:**CISC的指令能力强,单多数指令使用率低却增加了CPU的复杂度,指令是可变长格式;RISC的指令大部分为单周期指令,指令长度固定。RISC对内存只有load/stoe操作,数据的运算都是在CPU内部实现。
**2.寻址方式:**CISC支持多种寻址方式;RISC支持的寻址方式少;
**3.实现方式:**CISC通过微程序控制技术实现;RISC增加了通用寄存器,硬布线逻辑控制为主,采用流水线方式执行。
**4.研发周期:**CISC的研制周期长,RISC硬件简单,需要优化编译器,有效支持高级语言

2.2 ARMA7架构的9种运行模式

Cortex-A7架构的运行模式有9种,分别为User、Sys(System)、FIQ、IRQ、ABT(Abort)、SVC(Supervisor)、UND(Undef)、MON(Monitor)、Hyp模式,如下表:
图片[6] - ARM处理器程序运行的过程|ARM架构简单介绍(寄存器组|RISC与CISC) - MaxSSL

除了User模式属于非特权模式,其它8种处理器模式都是特权模式。
**
运行模式可以
通过软件进行任意切换,也可以通过中断或者异常来进行切换**。大多数的程序都运行在用户模式,用户模式下是不能访问系统所有资源的,有些资源是受限的,要想访问这些受限的资源就必须进行模式切换。但是用户模式是不能直接进行切换的,用户模式下需要借助异常来完成模式切换,当要切换模式的时候,应用程序可以产生异常,在异常的处理过程中完成处理器模式切换。
所谓“运行模式”,可以这样简单理解:

① 板子上电时,CPU处于SVC模式,它用的是SVC模式下的寄存器
② 程序运行时发生了中断,CPU进入IRQ模式,它用的IRQ模式下的寄存器
③ CPU处理完中断,它切换回SVC模式,继续使用SVC模式下的寄存器
④ CPU发生某种异常时,比如读取内存出错,它会进入ABT模式,使用ABT模式下的寄存器来处理错误。
在某种模式下,CPU执行时使用的是这种模式的资源,比如使用的是这组模式的寄存器。
这样就可以免去保存上一个模式所使用的寄存器。

三、寄存器组介绍:M3、M4、M7

无论cortex-M3/M4还是现在学习的A7,内部都有R0-R15这15个寄存器来“暂存”数据
这些是内核寄存器组,而不是类似GPIO寄存器等的芯片外设寄存器,这些寄存器CPU可以直接访问到。
图片[7] - ARM处理器程序运行的过程|ARM架构简单介绍(寄存器组|RISC与CISC) - MaxSSL
图片[8] - ARM处理器程序运行的过程|ARM架构简单介绍(寄存器组|RISC与CISC) - MaxSSL
sp_main:主栈寄存器

3.1 程序状态寄存器APSR/IPSR/EPSR

(PSR全称:Program Status Register)

M3/M4的xPSR 实际上对应3个寄存器APSR/IPSR/EPSR
(三个寄存器的位是错开的,所以组合在一起,叫做xPSR)

图片[9] - ARM处理器程序运行的过程|ARM架构简单介绍(寄存器组|RISC与CISC) - MaxSSL
MRS表示:Move to Register from Status,就是把Status寄存器的值移动到通用寄存器

MOV R1 R0的结果是:R1的值等于R0的值,后面的R0是源,前面的R1是目的;以此方便理解
)

3.2 程序状态寄存器:CPSR

对于cortex A7的CPSR 寄存器
图片[10] - ARM处理器程序运行的过程|ARM架构简单介绍(寄存器组|RISC与CISC) - MaxSSL

3.3 M3/4与A7的程序状态寄存器对比

图片[11] - ARM处理器程序运行的过程|ARM架构简单介绍(寄存器组|RISC与CISC) - MaxSSL
Cortex-A7 内核寄存器组,
上一小节我们讲了 Cortex-A7 有 9 种运行模式,每一种运行模式都有一组与之对应的寄存器组,如下图:
图片[12] - ARM处理器程序运行的过程|ARM架构简单介绍(寄存器组|RISC与CISC) - MaxSSL
浅色字体是与 User 模式所共有的寄存器,浅蓝色背景是各个模式所独有的寄存器,
即在所有的模式中,低寄存器组(R0~R7)是共享同一组物理寄存器的,只是一些高寄存器组在不同的模式有自己独有的寄存器,比如 FIQ 模式下 R8~R14 是独立的物理寄存器。
不同运行模式不同的寄存器有助于提高运行速度。
如果某个程序处于 FIQ 模式下访问寄存器 R13(SP),那它实际访问的是寄存器 SP_fiq
如果某个程序处于 SVC 模式下访问寄存器 R13(SP),那它实际访问的是寄存器 SP_svc

3.4 CPU寄存器中4类寄存器介绍(对于ARMA7)

9 种运行模式的寄存器合计有34个,可以分为:

  1. 未备份寄存器,即 R0~R7
  2. 备份寄存器,即 R8~R14
  3. 程序计数器 ,即 R15
  4. 程序状态寄存器

① 未备份寄存器
未备份寄存器指的是R0-R7,因为在所有的运行模式下R0-R7都是同一个物理寄存器,在不同的模式下,R0-R7寄存器中的数据就会被破坏,所以R0-R7寄存器没有被用作特殊用途。
② 备份寄存器
备份寄存器中的 R8~R12 寄存器有两种物理寄存器,在快速中断模式下(FIQ)它们对应着Rx_irq(x=8~12)物理寄存器,其他模式下对应着 Rx(8~12) 物理寄存器。
FIQ 是快速中断模式,这个中断模式要求快速执行!因为 FIQ 模式下的 R8~R12 是独立的,因此中断处理程序可以不用保存和恢复R8~R12,从而加速中断的执行过程。
备份寄存器 R13(SP) ,也叫栈指针,有 8 个物理寄存器,其中一个是User和Sys模式共用的, 剩下的 7 个分别对应 7 种不同的模式。
备份寄存器 R14(LR) ,也叫链接寄存器,有 7 个物理寄存器,其中一个是User、Sys和Hyp模式所共有的, 剩下的 6 个分别对应 6 种不同的模式,主要有如下用途:
使用 R14(LR)来存放当前子程序的返回地址,如果使用 BL 或者 BLX来调用子函数的话,R14(LR)被设置成该子函数的返回地址,在子函数中,将 R14(LR)中的值赋给 R15(PC)即可完成子函数返回,如mov pc,lr
图片[13] - ARM处理器程序运行的过程|ARM架构简单介绍(寄存器组|RISC与CISC) - MaxSSL

③ 程序计数器
程序计数器 R15(PC),保存着当前执行指令地址值加 8 个字节
因为ARM处理器是三级流水线:取指->译码->执行,循环执行。比如当前正在执行第一条指令的同时也对第二条指令进行译码,第三条指令也同时被取出存放在 R15(PC)中,即 R15(PC)总是指向当前正在执行指令地址再加上 2 条指令的地址,对于 32 位的 ARM 处理器,每条指令是 4 个字节,
所以R15(PC) = 当前执行指令地址 + 8个字节

④ 程序状态寄存器
程序状态寄存器PSR可以分成当前程序状态寄存器CPSR备份程序状态寄存器SPSR
**所有运行模式都共用一个 CPSR 物理寄存器,因此 CPSR 可以在任何模式下被访问,**该寄存器包含条件标志位、中断禁止位、当前运行模式标志等一些状态位以及一些控制位。但是所有运行模式都共用一个 CPSR 必然会导致冲突,因此除了 User 和 Sys 模式以外,其他 7 个模式都配备一个专用的物理状态寄存器,叫做 备份程序状态寄存器(SPSR),当特定异常中断发生时,SPSR用来保存CPSR的值,当异常退出以后可以用 SPSR 中保存的值来恢复 CPSR。
由于 SPSR 是 CPSR 的备份,因此 SPSR 和 CPSR 的寄存器结构相同,如下图:
图片[14] - ARM处理器程序运行的过程|ARM架构简单介绍(寄存器组|RISC与CISC) - MaxSSL
**N(bit31):**当两个有符号整数运算(补码表示)时,结果用N表示,N=1/0 表示 负数/正数
**Z(bit30):**对于 CMP 指令,Z=1 表示进行比较的两个数大小相等
C(bit29):
在加法指令中,当结果产生了进位,则C=1,表示无符号数运算发生上溢,其它情况下 C=0
**在减法指令中,当运算中发生借位,则C=0,**表示无符号数运算发生下溢,其它情况下 C=1
对于包含移位操作的非加/减法运算指令,C 中包含最后一次溢出的位的数值
对于其它非加/减运算指令,C 位的值通常不受影响
V(bit28): 对于加/减法运算指令,当操作数和运算结果表示为二进制的补码表示的带符号数时,V=1 表示符号位溢出,通常其他位不影响 V 位
Q(bit27): 仅 ARM v5TE_J 架构支持,表示饱和状态,Q=1/0 表示累积饱和/累积不饱和
IT[1:0](bit26:25) 和 IT[7:2](bit15:bit10)一起组成 IT[7:0],作为 IF-THEN 指令执行状态
J(bit24)和T(bit5): 控制指令执行状态,表明本指令是ARM指令还是Thumb指令,如表
图片[15] - ARM处理器程序运行的过程|ARM架构简单介绍(寄存器组|RISC与CISC) - MaxSSL
GE[3:0](bit19:16): SIMD 指令有效,大于或等于
E(bit9): 大小端控制位,E=1/0 表示大/小端模式
A(bit8): 禁止异步中断位,A=1 表示禁止异步中断
I(bit7): I=1/0 代表 禁止/使能 IRQ
F(bit6): F=1/0 代表 禁止/使能 FIQ
M[4:0]: 运行模式控制位,如表
图片[16] - ARM处理器程序运行的过程|ARM架构简单介绍(寄存器组|RISC与CISC) - MaxSSL

3.5 程序状态寄存器中的位(详细介绍)

图片[17] - ARM处理器程序运行的过程|ARM架构简单介绍(寄存器组|RISC与CISC) - MaxSSL
图片[18] - ARM处理器程序运行的过程|ARM架构简单介绍(寄存器组|RISC与CISC) - MaxSSL

3.6 补充

我们说”寄存器”时,需要分辨是哪种:
1.CPU内部的寄存器
2.CPU之外设备自己的寄存器
这是不一样的:
1.CPU通过各类汇编指令访问内部寄存器
2.CPU要访问设备的寄存器时,就像访问内存一样,要先知道地址
举例:
外部寄存器的地址是0x1000,要读它,使用如下汇编指令:

Mov R0,#0x1000 @把外部寄存器地址值赋给CPU内部寄存器r0Ldr R1,R0

3.7 PC寄存器和LR寄存器的理解与区别

PC本质上是为CPU服务的,解决的问题是”去哪里”。CPU只需要一个目的地, 然后去就好了。
LR本质上是为了给程序员减负。
如果没有LR,当caller想调用calle时,caller就必须定义一个参数return_addr,然后把这个参数传递给callee, 这样callee才能够返回到caller。
但现在有了LR,在硬件层面上就定死了返回地址一定在LR。当caller调用callee时,硬件会自动把返回地址保存到LR, callee也知道它要返回的地址必定在LR。这样程序员就可以任意调用函数,而不必再担心返回地址的问题了。

1. caller调用callee时,PC和LR的关系:
callee的代码执行完后,需要return回caller, 此时的return, 本质上就是 MOV PC, LR
2. CPU正在执行函数A时*
中断X产生了,于是CPU跑去执行中断X的函数, 此时PC和LR的关系: 中断X的代码执行完后,需要return回函数A, 此时的return, 本质上就是 MOV PC, LR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