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本文说明
- 二. MultiHead Attention
- 2.1 MultiHead Attention理论讲解
- 2.2. Pytorch实现MultiHead Attention
- 三. Masked Attention
- 3.1 为什么要使用Mask掩码
- 3.2 如何进行mask掩码
- 3.3 为什么是负无穷而不是0
- 3.4. 训练时的掩码
- 参考资料
一、本文说明
看本文前,需要先彻底搞懂Self-Attention。推荐看我的另一篇博文层层剖析,让你彻底搞懂Self-Attention、MultiHead-Attention和Masked-Attention的机制和原理。本篇文章内容在上面这篇也有,可以一起看。
二. MultiHead Attention
2.1 MultiHead Attention理论讲解
在Transformer中使用的是MultiHead Attention,其实这玩意和Self Attention区别并不是很大。先明确以下几点,然后再开始讲解:
- MultiHead的head不管有几个,参数量都是一样的。并不是head多,参数就多。
- 当MultiHead的head为1时,并不等价于Self Attetnion,MultiHead Attention和Self Attention是不一样的东西
- MultiHead Attention使用的也是Self Attention的公式
- MultiHead除了 W q , W k , W v W^q, W^k, W^v Wq,Wk,Wv三个矩阵外,还要多额外定义一个 W o W^o Wo。
好了,知道上面几点,我们就可以开始讲解MultiHeadAttention了。
MultiHead Attention大部分逻辑和Self Attention是一致的,是从求出Q,K,V后开始改变的,所以我们就从这里开始讲解。
现在我们求出了Q, K, V矩阵,对于Self-Attention,我们已经可以带入公式了,用图像表示则为:
为了简单起见,该图忽略了Softmax和 d k d_k dk 的计算
而MultiHead Attention在带入公式前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拆,它按照“词向量维度”这个方向,将Q,K,V拆成了多个头,如图所示:
这里我的head数为4。既然拆成了多个head,那么之后的计算,也是各自的head进行计算,如图所示:
但这样拆开来计算的Attention使用Concat进行合并效果并不太好,所以最后需要再采用一个额外的 W o W^o Wo矩阵,对Attention再进行一次线性变换,如图所示:
到这里也能看出来,head数并不是越多越好。而为什么要用MultiHead Attention,Transformer给出的解释为:Multi-head attention允许模型共同关注来自不同位置的不同表示子空间的信息。反正就是用了比不用好。
2.2. Pytorch实现MultiHead Attention
该代码参考项目annotated-transformer。
首先定义一个通用的Attention函数:
def attention(query, key, value): """ 计算Attention的结果。 这里其实传入的是Q,K,V,而Q,K,V的计算是放在模型中的,请参考后续的MultiHeadedAttention类。 这里的Q,K,V有两种Shape,如果是Self-Attention,Shape为(batch, 词数, d_model), 例如(1, 7, 128),即batch_size为1,一句7个单词,每个单词128维 但如果是Multi-Head Attention,则Shape为(batch, head数, 词数,d_model/head数), 例如(1, 8, 7, 16),即Batch_size为1,8个head,一句7个单词,128/8=16。 这样其实也能看出来,所谓的MultiHead其实就是将128拆开了。 在Transformer中,由于使用的是MultiHead Attention,所以Q,K,V的Shape只会是第二种。 """ # 获取d_model的值。之所以这样可以获取,是因为query和输入的shape相同, # 若为Self-Attention,则最后一维都是词向量的维度,也就是d_model的值。 # 若为MultiHead Attention,则最后一维是 d_model / h,h为head数 d_k = query.size(-1) # 执行QK^T / √d_k scores = torch.matmul(query, key.transpose(-2, -1)) / math.sqrt(d_k) # 执行公式中的Softmax # 这里的p_attn是一个方阵 # 若是Self Attention,则shape为(batch, 词数, 次数),例如(1, 7, 7) # 若是MultiHead Attention,则shape为(batch, head数, 词数,词数) p_attn = scores.softmax(dim=-1) # 最后再乘以 V。 # 对于Self Attention来说,结果Shape为(batch, 词数, d_model),这也就是最终的结果了。 # 但对于MultiHead Attention来说,结果Shape为(batch, head数, 词数,d_model/head数) # 而这不是最终结果,后续还要将head合并,变为(batch, 词数, d_model)。不过这是MultiHeadAttention # 该做的事情。 return torch.matmul(p_attn, value)class MultiHeadedAttention(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h, d_model): """ h: head的数量 """ super(MultiHeadedAttention, self).__init__() assert d_model % h == 0 # We assume d_v always equals d_k self.d_k = d_model // h self.h = h # 定义W^q, W^k, W^v和W^o矩阵。 # 如果你不知道为什么用nn.Linear定义矩阵,可以参考该文章: # https://blog.csdn.net/zhaohongfei_358/article/details/122797190 self.linears = [ nn.Linear(d_model, d_model), nn.Linear(d_model, d_model), nn.Linear(d_model, d_model), nn.Linear(d_model, d_model), ] def forward(self, x): # 获取Batch Size nbatches = x.size(0) """ 1. 求出Q, K, V,这里是求MultiHead的Q,K,V,所以Shape为(batch, head数, 词数,d_model/head数) 1.1 首先,通过定义的W^q,W^k,W^v求出SelfAttention的Q,K,V,此时Q,K,V的Shape为(batch, 词数, d_model) 对应代码为 `linear(x)` 1.2 分成多头,即将Shape由(batch, 词数, d_model)变为(batch, 词数, head数,d_model/head数)。 对应代码为 `view(nbatches, -1, self.h, self.d_k)` 1.3 最终交换“词数”和“head数”这两个维度,将head数放在前面,最终shape变为(batch, head数, 词数,d_model/head数)。 对应代码为 `transpose(1, 2)` """ query, key, value = [ linear(x).view(nbatches, -1, self.h, self.d_k).transpose(1, 2) for linear, x in zip(self.linears, (x, x, x)) ] """ 2. 求出Q,K,V后,通过attention函数计算出Attention结果, 这里x的shape为(batch, head数, 词数,d_model/head数) self.attn的shape为(batch, head数, 词数,词数) """ x = attention( query, key, value ) """ 3. 将多个head再合并起来,即将x的shape由(batch, head数, 词数,d_model/head数) 再变为 (batch, 词数,d_model) 3.1 首先,交换“head数”和“词数”,这两个维度,结果为(batch, 词数, head数, d_model/head数) 对应代码为:`x.transpose(1, 2).contiguous()` 3.2 然后将“head数”和“d_model/head数”这两个维度合并,结果为(batch, 词数,d_model) """ x = ( x.transpose(1, 2) .contiguous() .view(nbatches, -1, self.h * self.d_k) ) # 最终通过W^o矩阵再执行一次线性变换,得到最终结果。 return self.linears[-1](x)
接下来尝试使用一下:
# 定义8个head,词向量维度为512model = MultiHeadedAttention(8, 512)# 传入一个batch_size为2, 7个单词,每个单词为512维度x = torch.rand(2, 7, 512)# 输出Attention后的结果print(model(x).size())
输出为:
torch.Size([2, 7, 512])
三. Masked Attention
3.1 为什么要使用Mask掩码
在Transformer中的Decoder中有一个Masked MultiHead Attention。本节来对其进行一个详细的讲解。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Attention的公式:
O n × d v = Attention ( Q n × d k , K n × d k , V n × d v ) = softmax ( Q n × d k K d k × n T d k ) V n × d v = A n × n ′ V n × d v \begin{aligned} O_{n\times d_v} = \text { Attention }(Q_{n\times d_k}, K_{n\times d_k}, V_{n\times d_v})&=\operatorname{softmax}\left(\frac{Q_{n\times d_k} K^{T}_{d_k\times n}}{\sqrt{d_k}}\right) V_{n\times d_v} \\\\ & = A’_{n\times n} V_{n\times d_v} \end{aligned} On×dv=Attention(Qn×dk,Kn×dk,Vn×dv)=softmax(dkQn×dkKdk×nT)Vn×dv=An×n′Vn×dv
其中:
O n × d v = [ o 1 o 2 ⋮ o n ] , A n × n ′ = [ α 1 , 1 ′ α 2 , 1 ′ ⋯ α n , 1 ′ α 1 , 2 ′ α 2 , 2 ′ ⋯ α n , 2 ′ ⋮ ⋮ ⋮ α 1 , n ′ α 2 , n ′ ⋯ α n , n ′ ] , V n × d v = [ v 1 v 2 ⋮ v n ] O_{n\times d_v}= \begin{bmatrix} o_1\\ o_2\\ \vdots \\ o_n\\ \end{bmatrix},~~~~A’_{n\times n} = \begin{bmatrix} \alpha’_{1,1} & \alpha’_{2,1} & \cdots &\alpha’_{n,1} \\ \alpha’_{1,2} & \alpha’_{2,2} & \cdots &\alpha’_{n,2} \\ \vdots & \vdots & &\vdots \\ \alpha’_{1,n} & \alpha’_{2,n} & \cdots &\alpha’_{n,n} \\ \end{bmatrix}, ~~~~V_{n\times d_v}= \begin{bmatrix} v_1\\ v_2\\ \vdots \\ v_n\\ \end{bmatrix} On×dv=⎣ ⎡o1o2⋮on⎦ ⎤,An×n′=⎣ ⎡α1,1′α1,2′⋮α1,n′α2,1′α2,2′⋮α2,n′⋯⋯⋯αn,1′αn,2′⋮αn,n′⎦ ⎤,Vn×dv=⎣ ⎡v1v2⋮vn⎦ ⎤
假设 ( v 1 , v 2 , . . . v n ) (v_1, v_2, … v_n) (v1,v2,…vn) 对应着 ( 机 , 器 , 学 , 习 , 真 , 好 , 玩 ) (机, 器, 学, 习, 真, 好, 玩) (机,器,学,习,真,好,玩)。那么 ( o 1 , o 2 , . . . , o n ) (o_1, o_2, …, o_n) (o1,o2,…,on) 就对应着 ( 机 ′ , 器 ′ , 学 ′ , 习 ′ , 真 ′ , 好 ′ , 玩 ′ ) (机’, 器’, 学’, 习’, 真’, 好’, 玩’) (机′,器′,学′,习′,真′,好′,玩′)。 其中 机 ′ 机’ 机′ 包含着 v 1 v_1 v1 到 v n v_n vn 的所有注意力信息。而计算 机 ′ 机’ 机′ 时的 ( 机 , 器 , . . . ) (机, 器, …) (机,器,…) 这些字的权重就是 A ′ A’ A′ 的第一行的 ( α 1 , 1 ′ , α 2 , 1 ′ , . . . ) (\alpha’_{1,1}, \alpha’_{2,1}, …) (α1,1′,α2,1′,…)。
如果上面的回忆起来了,那么接下来看一下Transformer的用法,假设我们是要用Transformer翻译“Machine learning is fun”这句话。
首先,我们会将“Machine learning is fun” 送给Encoder,输出一个名叫Memory的Tensor,如图所示:
之后我们会将该Memory作为Decoder的一个输入,使用Decoder预测。Decoder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把“机器学习真好玩”说出来,而是一个词一个词说(或一个字一个字,这取决于你的分词方式),如图所示:
紧接着,我们会再次调用Decoder,这次是传入“ 机”:
依次类推,直到最后输出结束:
当Transformer输出时,预测就结束了。
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对于Decoder来说是一个字一个字预测的,所以假设我们Decoder的输入是“机器学习”时,“习”字只能看到前面的“机器学”三个字,所以此时对于“习”字只有“机器学习”四个字的注意力信息。
但是,例如最后一步传的是“机器学习真好玩”,还是不能让“习”字看到后面“真好玩”三个字,所以要使用mask将其盖住,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如果让“习”看到了后面的字,那么“习”字的编码就会发生变化。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一开始我们只传入了“机”(忽略bos),此时使用attention机制,将“机”字编码为了 [ 0.13 , 0.73 , . . . ] [0.13, 0.73, …] [0.13,0.73,…]
第二次,我们传入了“机器”,此时使用attention机制,如果我们不将“器”字盖住的话,那“机”字的编码就会发生变化,它就不再是是 [ 0.13 , 0.73 , . . . ] [0.13, 0.73, …] [0.13,0.73,…]了,也许就变成了 [ 0.95 , 0.81 , . . . ] [0.95, 0.81, …] [0.95,0.81,…]。
这就会导致第一次“机”字的编码是 [ 0.13 , 0.73 , . . . ] [0.13, 0.73, …] [0.13,0.73,…],第二次却变成了 [ 0.95 , 0.81 , . . . ] [0.95, 0.81, …] [0.95,0.81,…],这样就可能会让网络有问题。所以我们为了不让“机”字的编码产生变化,所以我们要使用mask,掩盖住“机”字后面的字,也就是即使他能attention后面的字,也不让他attention。
许多文章的解释是Mask是为了防止Transformer在训练时泄露后面的它不应该看到的信息,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个在3.4进行详细的解释。
3.2 如何进行mask掩码
要进行掩码,只需要对scores动手就行了,也就是 A n × n ′ A’_{n\times n} An×n′ 。直接上例子:
第一次,我们只有 v 1 v_1 v1 变量,所以是:
[ o 1 ] = [ α 1 , 1 ′ ] ⋅ [ v 1 ] \begin{bmatrix} o_1\\ \end{bmatrix}=\begin{bmatrix} \alpha’_{1,1} \end{bmatrix} \cdot \begin{bmatrix} v_1\\ \end{bmatrix} [o1]=[α1,1′]⋅[v1]
第二次,我们有 v 1 , v 2 v_1, v_2 v1,v2 两个变量:
[ o 1 o 2 ] = [ α 1 , 1 ′ α 2 , 1 ′ α 1 , 2 ′ α 2 , 2 ′ ] [ v 1 v 2 ] \begin{bmatrix} o_1\\ o_2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alpha’_{1,1} & \alpha’_{2,1} \\ \alpha’_{1,2} & \alpha’_{2,2}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v_1\\ v_2\\ \end{bmatrix} [o1o2]=[α1,1′α1,2′α2,1′α2,2′][v1v2]
此时如果我们不对 A 2 × 2 ′ A’_{2\times 2} A2×2′ 进行掩码的话, o 1 o_1 o1的值就会发生变化(第一次是 α 1 , 1 ′ v 1 \alpha’_{1,1}v_1 α1,1′v1,第二次却变成了 α 1 , 1 ′ v 1 + α 2 , 1 ′ v 2 \alpha’_{1,1}v_1+\alpha’_{2,1}v_2 α1,1′v1+α2,1′v2)。那这样看,我们只需要将 α 2 , 1 ′ \alpha’_{2,1} α2,1′ 盖住即可,这样就能保证两次的 o 1 o_1 o1 一致了。
所以第二次实际就为:
[ o 1 o 2 ] = [ α 1 , 1 ′ 0 α 1 , 2 ′ α 2 , 2 ′ ] [ v 1 v 2 ] \begin{bmatrix} o_1\\ o_2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alpha’_{1,1} & 0 \\ \alpha’_{1,2} & \alpha’_{2,2}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v_1\\ v_2\\ \end{bmatrix} [o1o2]=[α1,1′α1,2′0α2,2′][v1v2]
依次类推,如果我们执行到第 n n n次时,就应该变成:
[ o 1 o 2 ⋮ o n ] = [ α 1 , 1 ′ 0 ⋯ 0 α 1 , 2 ′ α 2 , 2 ′ ⋯ 0 ⋮ ⋮ ⋮ α 1 , n ′ α 2 , n ′ ⋯ α n , n ′ ] [ v 1 v 2 ⋮ v n ] \begin{bmatrix} o_1\\ o_2\\ \vdots \\ o_n\\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alpha’_{1,1} & 0 & \cdots & 0 \\ \alpha’_{1,2} & \alpha’_{2,2} & \cdots & 0 \\ \vdots & \vdots & &\vdots \\ \alpha’_{1,n} & \alpha’_{2,n} & \cdots &\alpha’_{n,n} \\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v_1\\ v_2\\ \vdots \\ v_n\\ \end{bmatrix} ⎣ ⎡o1o2⋮on⎦ ⎤=⎣ ⎡α1,1′α1,2′⋮α1,n′0α2,2′⋮α2,n′⋯⋯⋯00⋮αn,n′⎦ ⎤⎣ ⎡v1v2⋮vn⎦ ⎤
3.3 为什么是负无穷而不是0
按照上面的说法,mask掩码是0,但为什么源码中的掩码是 − 1 e 9 -1e9 −1e9 (负无穷)。Attention部分源码如下:
if mask is not None: scores = scores.masked_fill(mask == 0, -1e9)p_attn = scores.softmax(dim=-1)
你仔细看,我们上面说的 A n × n ′ A’_{n\times n} An×n′ 是什么,是softmax之后的。而源码中呢, 源码是在softmax之前进行掩码,所以才是负无穷,因为将负无穷softmax后就会变成0了。
3.4. 训练时的掩码
通常我们在网上看Masked Attention相关的文章时,会说mask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网络看到不该看到的内容。本节主要来解释一下这句话。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Transformer的训练过程。
在Transformer推理时,我们是一个词一个词的输出,但在训练时这样做效率太低了,所以我们会将target一次性给到Transformer(当然,你也可以按照推理过程做),如图所示:
从图上可以看出,Transformer的训练过程和推理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异同:
- 源输入src相同:对于Transformer的inputs部分(src参数)一样,都是要被翻译的句子。
- 目标输入tgt不同:在Transformer推理时,tgt是从
开始,然后每次加入上一次的输出(第二次输入为
我
)。但在训练时是一次将“完整”的结果给到Transformer,这样其实和一个一个给结果上一致。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就是tgt比src少了一位,src是7个token,而tgt是6个token。这是因为我们在最后一次推理时,只会传入前n-1个token。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预测我 爱 你
(这里忽略pad),我们最后一次的输入tgt是我 爱 你
(没有),因此我们的输入tgt一定不会出现目标的最后一个token,所以一般tgt处理时会将目标句子删掉最后一个token。
- 输出数量变多:在训练时,transformer会一次输出多个概率分布。例如上图,
我
就的等价于是tgt为时的输出,
爱
就等价于tgt为我
时的输出,依次类推。当然在训练时,得到输出概率分布后就可以计算loss了,并不需要将概率分布再转成对应的文字。注意这里也有个细节,我们的输出数量是6,对应到token就是我 爱 你
,这里少的是,因为
不需要预测。计算loss时,我们也是要和的这几个token进行计算,所以我们的label不包含
。代码中通常命名为
tgt_y
。
其实总结一下就一句话:Transformer推理时是一个一个词预测,而训练时会把所有的结果一次性给到Transformer,但效果等同于一个一个词给,而之所以可以达到该效果,就是因为对tgt进行了掩码,防止其看到后面的信息,也就是不要让前面的字具备后面字的上下文信息。
可能看了这句总结还是很难理解,所以我们接下来来做个实验,我们的实验内容为:首先模拟Transformer的推理过程,然后再模拟Transformer的训练过程,看看训练时一次性给到所有的tgt和推理时一个一个给的结果是否一致。
这里我们要用到Pytorch中的nn.Transformer
,用法可参考这篇文章。
首先我们来定义模型:
# 词典数为10, 词向量维度为8embedding = nn.Embedding(10, 8)# 定义Transformer,注意一定要改成eval模型,否则每次输出结果不一样transformer = nn.Transformer(d_model=8, batch_first=True).eval()
接下来定义我们的src和tgt:
# Encoder的输入src = torch.LongTensor([[0, 1, 2, 3, 4]])# Decoder的输入tgt = torch.LongTensor([[4, 3, 2, 1, 0]])
然后我们将[4]
送给Transformer进行预测,模拟推理时的第一步:
transformer(embedding(src), embedding(tgt[:, :1]), # 这个就是用来生成阶梯式的mask的 tgt_mask=nn.Transformer.generate_square_subsequent_mask(1))
tensor([[[ 1.4053, -0.4680, 0.8110, 0.1218, 0.9668, -1.4539, -1.4427, 0.0598]]], grad_fn=)
然后我们将[4, 3]
送给Transformer,模拟推理时的第二步:
transformer(embedding(src), embedding(tgt[:, :2]), tgt_mask=nn.Transformer.generate_square_subsequent_mask(2))
tensor([[[ 1.4053, -0.4680, 0.8110, 0.1218, 0.9668, -1.4539, -1.4427, 0.0598], [ 1.2726, -0.3516, 0.6584, 0.3297, 1.1161, -1.4204, -1.5652, -0.0396]]], grad_fn=)
这个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输出的第一个向量和上面那个一模一样。
最后我们再将tgt一次性送给transformer,模拟训练过程:
transformer(embedding(src), embedding(tgt), tgt_mask=nn.Transformer.generate_square_subsequent_mask(5))
tensor([[[ 1.4053, -0.4680, 0.8110, 0.1218, 0.9668, -1.4539, -1.4427, 0.0598], [ 1.2726, -0.3516, 0.6584, 0.3297, 1.1161, -1.4204, -1.5652, -0.0396], [ 1.4799, -0.3575, 0.8310, 0.1642, 0.8811, -1.3140, -1.5643, -0.1204], [ 1.4359, -0.6524, 0.8377, 0.1742, 1.0521, -1.3222, -1.3799, -0.1454], [ 1.3465, -0.3771, 0.9107, 0.1636, 0.8627, -1.5061, -1.4732, 0.0729]]], grad_fn=)
看到没,前两个tensor和模拟推理时的输出结果一模一样。所以使用mask时,我们可以保证前面的词不会具备后面词的信息,这样就可以保证Transformer的输出不会因为传入词的多少而改变,从而我们就可以做到在训练时一次将tgt全部给到Transformer,却不会出现问题。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防止网络训练时看到不该看到的内容。
可以尝试思考下为什么输出不会变,原因其实就是因为神经网络的本质就是不断的进行矩阵相乘,例如: X W 1 W 2 W 3 ⋯ W n → O XW_1W_2W_3\cdots W_n \rightarrow O XW1W2W3⋯Wn→O, X X X 为输入, O O O 为输出。在这之中, X X X 的第二个行向量本身就不会让你的第一个行向量的结果改变。在Transformer中多个行向量会互相影响是因为Attention机制,因为里面存在有 X X X自身的运算,类似于 X ⋅ X X\cdot X X⋅X,但我们通过mask可以保证 X ⋅ M a s k _ X X\cdot Mask\_X X⋅Mask_X 的第二个行向量不要影响到第一个行向量。这里就不展开讲解了,可以尝试用纸笔算一下。
参考资料
Pytorch中 nn.Transformer的使用详解与Transformer的黑盒讲解: https://blog.csdn.net/zhaohongfei_358/article/details/126019181